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書岡 在縣南四十里。怪石層聳,其巔有平石,名「淵明讀書臺。」 舊傳晉陶潛解官之後,嘗隱於此。

石屋 居東陽之西,頂趾皆石,北向,豁然中空,平如廣堂,光明周正,可坐百餘人。洞角開一竅,攀緣而上,有逕自山頂出,其下有東陽行窩、石屋、山館。

碧雲洞 ,在五峰之麓,兩石峻削而立,因之為門,題「碧雲第一關。」 洞中一竅天通,中曠爽不窪,最崔嵬之處,題「太虛」 兩字。拜石亭在焉,有劉陽記。

雷巖 在武功最高處。巖石峻削奇古,延袤數十里,煙嵐掩映,風起林木隱隱雷吼其中,遇雲氣舒朗,徐見巖戶石門,開闔若神仙居。須臾聚散莫測,人跡罕至。

壁峽 在十都。一山斷如斧劈,中有溪洞、石床、石磴,兩巖壁立如帷房,惟亭午有日,晝常陰陰。龜峰下復有巖前洞,虛曠可容數十人。

石廊洞 在二十六都,馮氏居前。洞口奇石,四面壁立如廊,由小竇秉燭而入,澗水中流從嶺後穿出,溉田數百畝。中有觀音巖、石鐘、石鼓、石田、玉兔、仙樓、篆踞、獅巖諸名勝,前後相去可五里許,俗呼為「書林洞。」 洞口有雲樓石館,環十餘里。內復有書巖洞、仙壇、老山、飛瓊洞、漿山、水雲巖、上都潮水洞、風花雪月四洞、石「屋巖。」 《礱山》。「蟠藤巖。」

瀘水 自瀘山發源,距縣百八十里。合二小江,東流遶縣北,與王江合。又東會永新縣水,出本府神岡山下,入聚贑江。閻水 ,在縣東三十里六十一都。東流合毛停水而下合於瀘水,達於王江。

毛停水 在縣東北七十里。自遊嶺發源,下會於瀘水。

王江水 在縣東南新樂鄉。源發陳、會二山,東流與瀘水合。

廬水 ,按:《水經》及《漢史輿地志》云:廬陵廬水出於安城。又郭璞《地虔》云:「廬水接沙田、安福,出狀元」 ,蓋瀘水下流與清溪合,然後名廬水。

義川水 一名南溪水,其源自萍鄉縣發,合湖廣攸縣水,達永新、梅州,會流神岡山下。水奔洶善潰決,歲齧民田無算。天順間,鄉民劉岳常捐資鑿石數十里可通舟,水馴不為患。郡邑交旌之,名其川曰「義」 云。

蜜湖 在縣東十五里新樂鄉。《輿地志》云:「湖有絲蓴鯽魚,味甘如蜜,故名。有石穴可容百人,水可溉田千餘畝。」

天曉湖 在慶雲、興德二鄉之間。山頂湖闊百餘丈,大旱不涸,巨浸不溢。中有巨石,每旦未明,波光暉映,故名「天曉。」

百花潭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循化鄉。瀘瀟、武功之間。峰巒峻峭,雲霧覆之,花木滋盛,歲旱可禱雨。

紫石潭 在六都。石如屏,側立水濱。

徐潭 在十都江口。隱隱石門,中空如堂。漁人入見,有龍眠床榻。

紗帽潭 在武功山。水從迎仙橋橫流,一石梘懸注潭中,潭口如紗帽,雲氣昏黑。相傳有龍出沒,遊人坐處,潭水濺沸如珠。又有筲箕、飛雪、黃龍、烏狗諸潭,皆奇勝。攀緣而下,疑非人世。寅陂 在縣西四十里。橫截瀘水下流,遶縣前,溉田一萬三千畝。宋治平初,縣令黃中庸、縣丞趙師日浚港築堤,至今民享其利。王庭珪作《寅陂行》以紀之。

文昌井 在治西儒學前。

石牛泉 在縣南六十里。中有巨石如臥牛,故名。

東麓泉 :在縣北智溪山下。味甚甘美。

龍泉縣

金山 ,在縣西一里許,形如「金」 字,故名。與銀山夾峙,山有龍興寺,寺有塔。

銀山 與金山相並,遂名銀山。山有三峰,巔有塔。第一峰之下有龍朝院、龍頭坊、泰霄觀,元末俱廢。

石含山 在縣西,延袤百餘里,跨永新、桂陽、茶陵之境,右溪水源出焉。

西龍山 在縣西二十里。峰頂皆石,石有穴出風。

玉泉山 在縣東南十里。山中有泉出石罅,潔白如玉,冬夏不涸。

錢塘山 ,在縣東南六里。山壤衍沃,山麓有徑路通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