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韓世忠碑 》。相傳修城隍廟得之,今豎廟門左。宋高宗以世忠出師功,特賜淦田,手書旌之。世忠孫有《賜田記》。

新淦縣

石陽城 ,在縣東南五十里。東漢置縣,屬豫章郡。晉屬廬陵郡,隋省入新淦。

巴丘城 ,在縣南八十里。峽江。東漢末置縣,晉屬廬陵郡,隋省入新淦。

「都制置城 」 即縣治所。吳楊行密得吉圖虔,用嚴可求之策,以新淦為治所,置兵城守。宋初,樊知古奏廢焉。

泥溪城 在縣南四十里漚江。按《南史周文郁傳》,「廣州刺史蕭勃舉兵踰嶺,又遣別將歐陽頠屯兵苦竹灘,入泥溪,作城自守。文郁遣周銕虎襲頠,擒之。」

監軍城 在縣西一十里,地名「城口。」 楊吳建都,制置使於新淦,又渡江而西,置監軍營,故築此城。宋紹定間廢。

雙秀亭 在縣。宋時鄧氏二子,長曰佑,擢童科;季曰桔,登三禮科。築亭江上,扁曰「雙秀。」

湧月亭 宋時建

黃蘗館 在縣西。唐權德輿有《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陸路至黃蘗館遇雨》詩。

讀書堂 有二,一在縣治東,相傳為晉陶侃讀書處。一在縣治西,相傳為唐狀元盧肇讀書處。戲魚臺 在縣治東東山寺前。宋劉次莊謫居臨江,卜築東山下,鑿池其前,因名堂曰「戲魚」 ,自號戲魚翁。嘗自摹《淳化帖》十卷,刻石置堂中,時稱為「戲魚堂帖。」

峽江縣

煙雲臺 在縣西三十里,梅子真煉丹處。有朱熹、《范槨詩》。

魏夫人壇 在仙姑嶺上。相傳,南嶽夫人嘗治于此,宋黃庭堅有詩。

九仙臺 在玉笥山,黃庭堅詩:「九真承詔上龍湖,盡是驪山所送徒。惟有鄧公留不去,松根搘鼎煮菖蒲。」

「孔丘明宅 」 在玉笥山,秦孔丘明奉母學道于此。

梅福宅 在玉笥山。福漢人,嘗學道于此。練子寧宅 在縣東善政鄉。三洲、淦峽二志俱載其宅墳。羅念庵自《靖祀記》謂「先本新淦東山人,至父伯尚遷三洲,是生公。比及第,復居淦城」 ,是也。

新喻縣

龍池墅城 ,在縣南三里。本新喻故城,唐因水患,遷今治。

吳州城 ,在縣北四十里。唐初析新喻置吳州,以距村為州治,尋廢為新喻縣。後遷縣治龍池墅,城,遂廢。

廢廣豐城 ,在縣北八十里。唐武德中所置,尋廢,省入新喻縣治內。

廢吳平縣 ,在縣東一百里。東漢末,置漢平縣,屬豫章郡。吳改曰「吳平」 ,隋廢入宜春縣。

廢治平縣 ,在縣北八十里。唐武德年間置,尋廢。

鍾山府城 在虎瞰山。隋大業初置,尋廢。唐天授初,又移臨梁館於錦鍾山府之舊地,今為縣學。

竹陂 在縣南。宋謝諤居此,名其燕坐曰「艮齋」 ,人稱為「艮齋先生。」 又有「桂山堂」 ,周必大、楊萬里皆有詩。

兩耆亭 在縣學西。宋朱熹守長沙,道經于此,與謝諤會,時人作亭表之。

秀江亭 在縣南濱江。宋隱者吳叔元建,黃庭堅嘗訪之。

《綠陰亭 》在縣學,俯瞰袁江。

美俗堂 「在縣治」 ,宋建。

萬安館 在縣東六十里,即今「萬安鋪。」 朱熹寓此,有詩。

五浪館 遺址在縣西南三十里五浪灘側。「臨梁館 」 在鍾山。

李處士水閣 在縣治西。宋李諮建。

文昌閣 在縣東南,一名「采芹閣。」

集雅樓 在縣治東。宋王安石子雱嘗館于是樓,藏書萬卷,名曰《集雅》。

廢治平縣 ,在縣北八十里。唐武德間置,尋廢。

墳墓附

本府。清江縣附郭。

漢聶將軍墓 ,在郡城東北三十里。封漢將軍。名友廟在清江鎮。新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