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祈年亭 石屋洞前

朝華亭 宋令李康成建,黃山谷有詩。

筠亭 宋劉元弼建,王廷珪有詩。

著節亭 王梅建,鄒守益有記。

芳桂堂 ,徽、欽時西村朱氏聯姻戚畹,御書門前柱頭云:「一門雙作后,二世兩封王。」 遺構尚存。王潛有詩。

守貞堂 張敷賢建

《三節堂 》,王文成「為徹源鄒氏題。」

勉耘堂 在縣北六十餘里。宋時邑人彭宗奇建。

愛竹堂 宋令李康成建。

龍泉縣

舊遂興縣治 ,漢建安四年建。在澻水之口,今萬安雲洲治所也。晉太康元年徙縣於上流光化鄉,今五都景雲觀,即再徙之治所也。

舊龍泉縣治 即舊龍泉場。宋建隆元年,南唐李氏升場為縣。今十七都慈雲寺故址,即治所也。

牛王寨 在縣西五里。西接蔣公城。相傳牛、蔣二人對壘相守。

萬安縣

魚梁城 ,在縣南五里許。臨於大江黃公灘之上。

遂興縣城 ,在縣西北十五里。舊屬龍泉,今隸「萬安。」

贑陽驛 在縣西,近大江。宋、元時置立,久廢。今為五雲驛。

新樂驛 在第九都灘頭。宋、元時置馬站,今為「新樂鋪。」

西平山巡檢寨 在第五都西陽山。宋置,兼管泰和、興國、萬安三縣。後移置泰和縣二十八都西平寨,今亦廢。

吳王寨 在庵下嶺上,東瞰大溪,嶺上平坦。相傳吳孫氏立寨,今有小祠。

烏石爐場 在黃塘界。《舊志》「燒石成灰。」 宋、元時載入宮殿。其質細白,異於常灰。今為粗石,異於常灰矣。

上宏務 在十五都。宋元時置,以收軍民稅契。明洪武時遂廢。

稅務場 在縣東。宋、元時立,其基僅存。

宣詔亭 在縣治前

光華亭 在贑陽驛,魁星亭 在儒學。初建時,文光肆映,中照「大魁」 二字,觀者異之。今僅存址矣。

知津亭 在贑陽驛左,宋「南野亭 」 ,元改建龍溪門外。

競秀亭 在二十九都

光華館 舊名「開元」 ,在龍溪書院側。

玉山館 在朝天橋側。相傳隋唐建立。

粵王臺 在二十都,臨大江。

知津閣 在縣西大江口,宋時建立。

五雲閣 在縣西,臨大江,五雲驛左。

群仙閣 在縣治前

《風雲閣 》在儒學,製極偉壯。

「嵩高閣 」 即華光館。賈似道柄國,改為「台元觀」 ,起嵩高閣以祀其祖先。

儒林義塾 在鄧林街

放生池 在縣南,因神潭上下三里為池。宋元時,詔天下立池放生,禁漁捕。旁建亭曰「仁洽」 ,後更曰《川泳》。

仙人井 在下屯。舊傳有異人過此,掘井得水,手跡尚存。

昂溪書堂 里中。有長汀大塢,吞逆流浮章水而上,鄧林蓊蔚,河港澄清,號稱勝地。中構講堂,為宋儒講學之所。

磨嶺巖 :距路田之西南十五里。危峰插天,懸石墜星。巖內有張、葛、許三仙石像。

《南陵仙 》瀑布水聲,石巖虎踞。靴洞仙潭內有龍,歲旱祈禱必應。

《迂谷仙 》,有靈井仙水,百病求之即愈。

《涵山寺鐘 》,唐敕建一寺名「涵山寺」 ,有一鐘子夜不扣自鳴。

羊公寨 ,高險特立,頂如平地,可容走馬。赤烏鐘 ,在定慧寺,制甚古朴,相傳為吳王權赤烏時物。

天根 石筍孤屴猶同搢笏,上可廣坐觴飲。仰瞻天際,俯瞰清流,真殊絕也。

《月窟 》:因「天根」 而得名,其巖有如初月,寬容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