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四會亭 在開先寺披雲亭前,宋建,今廢。「綠蘿亭 」 ,在羅漢寺東,咸平中僧建。

茂陰亭 在縣西北二十里棲賢寺。唐元和間建,今廢。

壯節亭 在府治西,宋屯田員外郎劉渙墓前。郡守朱熹建。

寒泉亭 在府城北二十里。泉極清冷,雖盛夏酷暑,飲此泉而毛髮自𤕤。滴翠亭 在萬杉寺側,後有三分池,水自山陬垂注石上,跳躍如珠,更名散珠亭。石上有「龍虎慶嵐」 四字。

真意亭 在府治後。宋郡守陸德輿建,取朱熹《梅花》詩「真意還自在」 之義。

玉淵亭 在府西北二十里。澗中白石如臥羊者,不可數計。宋張孝祥嘗書「玉淵」 二字,石刻尚存。

起亭 在府西北二十里,下臨臥龍潭。郡守朱熹建,以為游覽之所。時歲方旱,因名曰「起。」 以為龍之淵,臥者可以起而天行矣。

折桂亭 在府西二十里。唐李逢吉讀書於此,後登進士第,故名。

張錦亭 在府治南。宋郡守朱熹建。取李白《廬山》詩「屏風九疊雲錦張」 之義。又郡圃有雲錦閣,亦取此義。

虛白館 :在府北二十五里,五老峰九疊屏之下有雙澗水交流于前,面香爐峰,旁有獅子峰,後有靈龜峰、虎嘯崖、麻姑崖,列於四隅,而館處其中。

五柳館 在府西三十五里,即陶淵明「栗里故宅。」

歸去來館 在醉石谷中,去府西三十五里。朝真、「白雲」 二館 在郡西十三里簡寂觀前,陸修靜故居,今廢。

羽章館 在相辭澗。漢武帝過九江建,今廢。朝陽館 在郡圃東。宋郡守趙彥騠建,今廢。華陽館 在郡治西一里天寧寺後,今廢。江湖館 在郡治一里。宋郡守史文卿建,今廢。心會館 在郡圃。元總管陳炎酉建,今廢。凝之精舍 在讀書臺前。今址僅存丈餘,餘皆侵為民田。

馮去疾別墅 在郡前山,因以自號,今廢。李氏山房 在五老峰下,宋李常少時,兄弟讀書於此。

《百花園 》在萬杉寺北,今廢。

觀蒔園 在神林浦東岸。不知作者誰氏,今廢。康樂臺 在府治西二十里。謝靈運遊此,故名。南唐李中主讀書臺 在開先寺。後主李煜為太子時,從父徙豫章,築書臺鶴鳴峰下。及即位,以為寺,因名「開先。」

劉凝之讀書臺 在郡東冰玉澗側,今址猶存。觀魚臺 在府西五里福星灣。

觀景臺 在延壽寺左。宋咸平中築,今廢。「百花臺 」 在白鹿洞書院。

「勘書臺 」 在白鹿洞。

「白石臺 」 ,在證道院前。

釣魚臺 在府西東古山麓。明侍講余南坡釣魚之所。

金獅臺 在乾壽院前,今廢。

東臺 在府治內,宋劉凝之建。

淵明舊居 在玉京山近城五里,地名上京。淵明詩「疇昔家上京」 是也。

鄭元素《隱居 》,元素,溫韜之甥。朱梁時盜發昭陵石函鐵匣,中前代圖書二王真蹟甚富。後韜殛死,素盡得其圖書真蹟。避禍南徙,隱居廬山青牛谷四十餘年,所積書千餘卷。卒隱居今廢。楊衡《隱居 》,衡,元和中詩人,嘗遁跡廬山中。符載隱居 。載,蜀人,與楊衡並以詩著稱,隱五老峰下,今不知其處。

陳貺《隱居 》,「貺」 ,閩人,南唐時隱紫霄峰下,力田自食,今廢。

陳圓隱居 在郡治後山。圓,宋人,字德方,黃山谷扁其堂曰「獨善」 ,今廢。

《崔誠老隱居 》。誠老,宋人名門,博學高逸,不事進取,廬於玉澗之上,以琴自娛。名其廬曰「睡足庵」 ,今廢。

謝景仙隱居 。仙,宋人謂「紫霄峰」 乃董奉所居,故結廬焉。今廢。

陳慕寓居 在後山,今廢。

本府錦岡驛 在錦岡嶺。宋時建,今廢。

龍溪鎮 去郡治三十里。中有二井,深不可測,瓦石猶存。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