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進士堂今廢

石室書堂 陳準建,在師林石壁間。文公扁曰:「石室書堂」 ,今廢。

真節堂 舊在郡治。宋徐師回為守,因庭有八杉,故建堂以「真節」 名之,蘇轍為記。後朱熹至,求其遺跡不存,獨廳事南有堂無額,而庭中有老柏焉,生意殆盡,而屹立不僵,如志士仁人更歷百變而凜然不衰者。因取「真節」 寓之此堂,以彷彿前賢之意。今廢。

愛堂 在棲賢寺側。宋郡守祖無擇,能愛民,嘗游棲賢,既去,民為建堂。今廢。

廣生堂 在郡南福星門外。郡守史文卿建,今廢。

雙清堂 「在郡治西」 ,今廢。

獨善堂 在後山,陳德方所居,黃太史名而書之。宋淳熙間,又名其坊曰「兼善」 ,今廢。

冰玉堂 在愛蓮堂左,宋郡人劉渙故居。渙字凝之,蘇轍嘗曰:「凝之父子,廉潔不撓,冰清而玉潤。」 鄉人因以名堂。張耒有記。

梁太子書堂 在府西一十五里。梁昭明太子統性愛山水,讀書於此。

李太白書堂 ,在青玉峽西一里。白過此,愛其峭峻,歎曰:「天下壯觀也。」 因築堂讀書於此。杜子美贈白詩曰:「匡廬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遂因以傳焉。今廢。

李逢吉書堂 在凌雲峰下。朱文公熹惡逢吉為人,有詩云:「竹帛有遺臭,桂樹徒芬芳。」 今折桂寺是也。

《薛溉書堂 》在凌雲峰下。

文獻堂 宋劉彥成十二世孫野,唐建,江文忠、彭文定見其圖籍之盛,因名。

六老堂 在府後廳面「五老峰」 ,宋郡守趙師夏建。

愛蓮堂 在府治後。宋郡守周敦頤性愛蓮,有《愛蓮說》,後人為作堂。

「就日堂 」 在五老門外。宋郡守方岳建,今廢。「瀟灑亭 」 在郡圃祖無擇建,今廢。

修白亭 在臥龍庵旁。文公建,今廢。

詠歸亭 :在郡圃。郡守趙彥騠建,今廢。

致爽亭 在郡圃。宋郡守祖無擇建,今廢。芳麗亭 在郡圃。郡守孫嗣祖建,今廢。

面面亭 :在郡圃。郡守史文卿建,今廢。

蒼翠亭 在郡圃

望雲亭 在歸宗寺前。沃壤平曠,禾黍暢茂,望之若雲。今廢。

回春亭 在郡圃,取文公「共喜巧回春」 詩義。今廢。

五老亭 :在郡圃。郡守孫喬年建,蘇東坡書額,今廢。

漱玉亭 在府西一十里。宋僧若愚建。瀑布泉落龍湫,流經於此,縈亭而出,有如漱玉。開先寺僧支石梘凡數十,接引從寺前流入於湖。蘇軾詩:「高巖下赤日,深谷來悲風。擘開青玉峽,飛出雙白龍。亂沬散霜雪,古潭搖青空。餘流滑無聲,快寫雙石谼。」

使星亭 在建昌門側。郡守朱瑞章建,今廢。水鏡亭 在郡學門右。宋郡守方岳建,今廢。翠屏亭 在郡南一里。郡守朱瑞章建,今廢。德星亭 在石堤上。知府陳敏政修石堤得碑,乃《德星亭記》,遂建亭於上。正德六年燬於流寇,知府陳霖重建,後廢。

「放生」 池亭 在舊福星門外。郡守朱瑞章建,今廢。

大悲亭 在府西一里。宋邑人毛策塑觀音像以鎮壓之,故名。

稅亭 :在灣之南。郡守晏孝本建,今廢。

采芹亭 在郡學戟門右。宋郡守朱瑞章建,今廢。

光風霽月亭

萬竹亭 即「綠筠亭」 ,在開先寺。宋郡守樓杓喜其「萬竹森然,瀟灑清虛」 ,故名。今廢。

飛來亭 在三峽側。世傳「風雨夜半飛來」 ,故名。今有大士石像,禮謁甚眾。

「識真」 亭 在三級泉下。文公復書院時建,今廢。「為霖」 亭 在歸宗寺側。文公禱雨於鸞溪潭,有感而建,今廢。

曖翠亭 在萬杉寺西。取歐陽修《廬山高》詩「浮嵐曖翠千萬狀」 之義。今廢。

「聽泉」 亭 在開先寺讀書臺,王守仁建,今廢。「岑巖亭 」 在棲賢寺,今廢。

綠淨亭 「在尋真觀」 後,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