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縣張璠建

豐安公館 在縣東四十里。順治十六年,知縣任天祚建。

塔水公館 康熙十一年,知縣李道泰修。「驛南公館 」 ,去縣三十里,順治十六年,知府薛所習建。

醫學 在日中橋。明洪武十六年,知縣馮敬建,今廢。

陰陽學 在日中橋。明洪武十八年,知縣馮敬以《絜壺所》改建。鄭維桓重修,今廢。

僧會司 明洪武五年,設於大果寺。

道會司 明洪武十五年,設於隆道觀。

義倉二所 俱在城社學內。

水次倉 在省城章江門外,臨河。明萬曆癸卯,知縣張光裕請建。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馬驊節修。十年,知縣李道泰增。

建倉廒二十餘座。倉後臨江一帶,堅築石基,上建樓屋十楹,山色水光,殊堪登眺。

存留倉 在縣治東北五十步。明洪武五年,知縣倪恭置。

預備倉 四所俱明洪武二十三年,知縣郭燾建。

養濟院 舊在城東一里,今改北門內五十步。門屋一座,廳三間,孤老舍二十四間。額定孤貧六十名,有缺隨補。歲給薪米、布帛。死令收殮葬之。

漏澤園 在北門二里

安義縣治 ,明正德十三年始設縣署在城中。丁丑九月,南康通判蔡驤總其綱,建昌縣知縣方鐸分其事,戊寅二月工竣。中為正廳,扁曰「牧愛堂」 ,左右為庫、東庫前為贊政廳,東西列六曹,并承發架閣。當甬道之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兩旁為角門,又前為譙樓。大門內東則土地祠,西則司獄所。正廳之後為後堂,北則正衙。東吏曹之後為東吏舍,西吏曹之後為西吏舍。萬曆三十八年,知縣楊三省鼎建「忠愛堂。」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王宗聖建「思補堂。」康熙十年

知縣陳㻶建「退思堂。」 縣丞署 在正堂左。

主簿署 「在正堂右。」

典史署 在縣丞署南

布政分司行署 在縣治西北,倚城。明正德十四年,通判蔡驤建。嘉靖三十七年,知縣高暘重修。

府館 在縣治西。明正德十四年,通判蔡驤建。嘉靖三十七年,知縣高暘重建。

防守廳 在縣治西街府館之東。康熙十年,知縣陳㻶建。陰陽學 在縣治北街。

醫學 在縣治北街

預備倉 在縣治東北。明正德十四年,通判蔡驤鼎建。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陳宗義重修。

起運倉 在縣治西南臨城。明正德十四年建。嘉靖二十三年知縣陳良謙重修。

省倉 康熙元年,知縣毛天麒鼎建。九年,知縣陳㻶「增建」 四廒養濟院 在縣治東北城隍廟側,屋二重,門一間,橫一十二丈,直八丈。

南康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府志

本府。星子縣附郭。

南康府儒學 舊在城西門外。宋紹興間,郡守徐端甫改遷於福星門內,即今址也。乾道間,郡守史俁增置書籍。淳熙七年,文公守郡,圖像於壁,奏請置廟器,給獻官祭服。增置五賢濂溪祠。嘉定間,郡守又一新之。元末兵燹,明洪武三年,知府安智重建,規制悉備,扁四齋曰「志道」 、《據德》《依仁》《游藝》。永樂間,教授翁宗言重建明倫堂,置文卷庫。正統間,知府翟溥福建殿廡。天順間,僉事余複建號舍二十四間。成化五年,知府許顒建殿廡、戟門,塑從祀諸像。大成殿高二丈八尺,深三丈二尺,廣六丈二尺。又為二廡,總三十間,兩廡先賢舊本木主許君復塑像如十哲儀。前建戟門、泮池、櫺星門一視國學之制。八年,知府曹凱重建堂齋,遷泮宮於櫺星門右,建「崇文」 、「廣化」 二坊於門外。弘治二年,知府郭璡置樂舞器,請樂師以教歌舞。增廣生員以充班佾。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