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事卜建湓浦坊左。弘治十年,主事白金構樓五楹於廳事之後。高五尋有半,廣倍之。從樓望桅檣,以左右視,潛越闌上下者,曰「明遠。」 十六年,主事李世淳俯江結亭三間,額其署曰「廣視。」 嘉靖元年,主事李經以關右磯水衝突,風湍厲舟,奏請於海天隄北建立新廠,使舟溯流上泊龍開河,隨流泊官簰夾。二年,員外張居仁落成,繼至者劉雍、俎琚、陳儒、謝旻,俱以荒遠誨盜,且多水患,復仍其舊。

皇清順治十三年,主事張文明建門樓廳事,十五年

主事溫良璞建書室。十六年,主事吳之樞建後樓五楹,而規模煥然一新。

操江廳 舊為天妃宮,在城東北里許。前臨大江,背負匡廬,左接庾樓磯,右挹九江王祠。先是,九江衛水操閱視未有廳,至期則於空地立廠。明嘉靖元年,九江守馮紀請於巡撫張璿創焉。久廢。

皇清康熙五年、奉

旨:江防廳城外駐劄同知王琦即其基建署。今為江

防廳

布政司行署 在府治南世德坊。明正統六年,知府林越建。萬曆癸丑,兵備葛寅亮移於公館街。

府館 在府治南,九江道右。明正德九年,知府李從正建。

清軍館 在府治南,岳武穆王祠右。明正德間知府李從正建。其址即岳王舊宅,堂後猶有池存焉。今移於東聚街口。

直隸九江衛 在郡城東北「元妙坊。」

司獄司 舊在府門外通和坊左,明洪武元年,知府龔琬建。嘉靖四年,兵備副使謝迪、同知府東。漢遷於府正門內左隅。

稅課司 ,在湓浦門內,去府治二百步。知府龔琬建,今裁。

醫學 在譙樓東,舊無廨宇,明弘治間,知府高友璣建。

陰陽學 在譙樓西。舊無廨宇,明弘治間,知府高友璣建,今廢。

僧綱司 舊在湓浦門外龍池寺,今遷於府治東《能仁寺》。

道紀司 「在城內萬壽宮。」

德化縣治 「在崇儒坊之東。漢為潯陽縣。晉元興元年置於江州之西,去郡一十五里,今鶴問寨。隋開皇間,因水患遷今治所。唐改曰『德化』」 ,元季燬於兵。明洪武初,知縣張康泰因舊基開立。明洪武四年,知縣陶遂增建公廳三間,幕廳一間,左右架閣二。庫後為退思堂,堂後為縣舍。廳前東西列六房,外為儀門,右前為犴獄。儀門外左偏為土地祠,去五步為大門。天順七年,知縣陳敏改立儀門。弘治五年圮敝,知府童潮、同知縣朱麟更建,有《記》。乙酉燬於兵。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張應午鼎建。

主簿署 在儀門內左,今廢。

典史署 在主簿署後

龍開河鎮巡檢司 在湓浦門外玉波橋左。明洪武元年,巡檢張信建。弘治二年燬於火。三年,知府童潮「命巡檢朱愷重建。原編弓兵二十八名,天啟四年題革。」

城子鎮巡檢司 在城西四十里大江之北。明洪武元年,巡檢張朔建。弘治四年,巡檢翟英重建。編弓兵三十五名,今裁。

南湖嘴鎮巡檢司 ,在城東四十里,臨彭蠡湖口。明洪武元年,巡檢木八剌建。原編弓兵三十五名,天啟四年題革。

小池小江河泊所 在封郭洲,去城十里大江之北。明洪武元年,所官孫禮建。正統五年,典史童志「奏革沙池,高頭湖、桑落洲二處河泊所,併屬本所。」

鶴問寨河泊所 去城西南十五里。明洪武元年,所官蔣榮輕建。

魚苗廠 在湓浦門外龍開河渡口。

官湖河泊所 在梅官湖,去城三十里。明正統元年,所官胡從龍建。

儒學倉 在儒學戟門之西。明弘治三年,知府童潮重建,今廢。

預備倉 在府治半里許。廳事東西隅各六廒,迤前又六廒。「贖罪」 者穀於內,歲有守者。歉則散之民,稔則儲之於官。今燬,基存。

南糧倉 在府城東北舍利寺故址。舊開徵南糧一十七鄉,各賃民房儲積,既費僦費,又虞耗散。明萬曆二十年,知縣楊維岱建倉,設夫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