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地遼闊,題准復設曹州營經制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兵丁五百名。六年,布政使帶管兗東道蘇弘祖以李賊作亂,盤踞附近州縣,詳請總河部院,題准添設參將一員。其守備改兗參將。中軍復添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兵丁一千名。又添道標把總一員、兵丁二百名。十五年奉

旨「調遣參將一員、帶領馬步兵丁三百名、移防浙江」

參將圓缺不許推補。其印務交守備署理。十七年、撫院題准、曹州要地復設參將。額兵六百名。馬三步七。戰馬一百八十匹。十八年奉

旨「裁去道標官兵、歸併曹營。」康熙三年,總督部院祖

題准曹州營兼轄梁范二營。四年奉部文新定經制曹營參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把總各二員。額兵五百八十五名,馬二,步八,戰馬一百一十七匹。其後節年續汰缺額兵二十三名。十二年見在存營差操馬兵一百一十七名,步兵四百四十五名。

參將公署 ,在道衙內。大堂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儀門一座,大門三間;中軍廳三間,二堂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正樓五間,東西樓各五間,樓後東西平房各三間,後群房三十餘間;東客廳五間,東西耳房各三間;書屋三間,東西平房各三間;樓東書房各二間;後煖房五間;後房三間、後東房三間。順治六年,闔營兵「丁捐銀置買。」 中軍守備公署 在參將公署西。大堂三間,兩廂房各三間,二門大門各一座,東客廳三間,後正樓五間,兩廂房各三間,闔營兵丁捐銀質居。軍器庫 在州治西南。明萬曆三十二年,知州吳邦相創建,內貯「兗西道軍器。」 中軍廳亦在內。正廳三間,東西廊庫房五間,二門三間,大門三間,後改「曹營公署」 ,今圮。

演武廳 在城西三里許。有高阜,名「鳳咮山。」 明弘治間,僉事馬鸞常閱武於此。正德六年,副使吳學命義官董懋督役,築臺高一丈,廣四畝,上建演武廳三間,後堂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臺東旗臺一座,高一丈五尺,方二丈,易置民地三頃為教場。南建大門三間,旁鑿二井,繚以周垣,環植以柳。有碑記,見《藝文》。至崇禎中,兵憲冒起宗復加增脩,并左側旗纛廟、關聖廟,俱煥然鼎新。

曹縣

演武廳 ,官廳三楹,將臺一座舊在城東,嘉靖後,改置鎮川門郭外里許。

「大攝」 爐砲四十六位,鐵彈子五百,鐵蒺藜四百箇。「二攝」 爐砲二十位,火藥二百斤。

神鎗二十桿,「三攝」 爐砲十六位,「《拂朗》機」 四位。

定陶縣

演武場 在定陶縣東南二里許。官廳三間,將臺一座。萬曆二十六年,知縣楊克順添設大門一座,官廳、將臺俱重修。

軍器庫 在四城樓左右。

火藥庫 在縣治大堂西。

砲架 :「紅夷」 大砲一尊,大砲四尊、中砲八尊,小砲十尊。

鉅野縣

原額有馬民兵七名,步隊民兵十六名,馬快手十名,步隊民快壯二十七名,守城民快八十名。今止有快手六名,民壯八名,單弱極矣。

安興寨巡檢司 ,弓兵二十名。

東平州

守禦千戶所 在州治東南。洪武二十一年建。有正廳五楹,軍器庫三楹,吏房三楹。俱正德十二年千戶孫美重建。今俱廢壞。

守禦千戶所公署 「在城州治東南。原有千戶十人,百戶十人,以守禦城池。八屯兩廠,有京操軍、運糧軍、守城軍餘、屯田軍餘。」 今千、百戶俱裁革,守禦所仍舊。

欽設「掌印千總一員,管運千總一員,管河千總」

二員旗甲,管運糧船隻。

在城將官二員,馬步兵丁營房在北門以裏,管護送銀兩。

靳家口將官一員,有城堡,有營房馬步兵丁。安山鎮將官一員,有城堡,有營房馬步兵丁。「戴家廟」 將官一員,有城堡,有營房馬步兵丁。三營各有汛地,管護船隻,催赶糧運。

汶上縣

演武場 舊在東關,永清張公移城西二里許,原設「民快」 ,五日一操。自承平日久,人不知兵,春秋練習,殆同兒戲。且招佃徵租,致令簡閱之地,盡為禾場蔬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