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高村 :離城六十五里。

蔡莊 離城三十里

西石牆 :離城三十里。

臥牛莊 :離城四十里。

郭東村 離城五十里

王去朝陽村 ,離城七十里。

落凌村 ,離城二十五里。

北宿村 離城十八里

圜裏村 離城六十里

岡上村 :離城三十里。

《北薄梁集 》,離城六十八里。

南薄梁村 :離城七十里。

江村 離城二十里

西方村 :離城三十里。

侍御莊 :離城四十里。

南關集

萬村 離城十二里

唐村 離城十八里

望雲村 :離城三十里。

十里鋪 離城十里

龍河村 :離城二十五里。

二夏店 離城三十里

朱莊村 離城十二里

雙村 離城二十里

《石牆集 》離城三十里。

寄寨村 離城四十里

深井村 :離城四十五里。以上俱「南鄉。」

北關

南宮村 離城二十里

宣村 離城二十五里

東灘店 :離城二十里。

中畽村 :離城二十三里。

南辛村 :離城三十五里。

白楊村 ,離城三十五里。

元蹇村 離城十八里

東程莊 :離城五十里。

元畽村 :離城三十五里。

胡尚村 :離城五十里。

北公孫 離城二十五里。

黃住村 :離城二十里。

施村 :離城三十五里。

北戶村 離城三十里

夏侯村 離城三十五里。

東鄒寨 ,離城四十里。

白馬廠 :離城十八里。

下宋村 離城四十里

九龍山營 ,離城二十里。

教場演武廳 在縣西二里。知縣許守恩、王一禎、梁州彥皆重修,日久頹壞。至萬曆三十六年胡繼先創,添捲棚一座。崇禎二年黃應祥重修。《城武縣》。

城《武村集》,共計一千一百零七莊。知縣趙嗣晉俱設莊長一人,大鑼一面,火鎗一桿,每夜逐戶輪流打更巡夜,或有警則放鎗為號,聲達鄰村,隨放鎗接應,共相救援,雖有盜賊,立時擒獲。又分四鄉為八方,以便稽查。八方鑼聲,分別八音。每遇農隙之時,傳諭八方保什莊長,依期演鎗,如違者,薄加朴責,以儆游惰。或簿書稍暇,單騎下鄉,傳集鄰近村集,演習鎗鑼,分別勸懲。東西南北,遍歷親試。雖盛暑嚴寒,必親身查夜,往返百餘里,民至今懷之。

演武場 在文亭山右,去縣一里許。舊有廳三楹、旗臺一座、砲臺一座。今廢。

曹州

曹于歷代為鎮為軍,兵制莫考。明正統復設州,武備猶缺。至正德間,因流寇警,始設民壯三百六十名,每名備馬一匹,後止徭編團練馬快三十三名,步壯一百一十八名。至萬曆末,以曹、濮地連三省,軍民錯雜,其斥候防守較他郡為重,故馬快、民兵復增至六百七十八名。口糧派自曹、定、濮、鄆十四州縣,而簡閱操「練,選各衛所賢武職董之。」 又至天啟初,山東白蓮盜起,兗西兵憲閆調羹奉巡撫趙彥檄,堵勦西面,遂招募鄉勇,委任土官守備李在沐操練效用。賊平,始立曹營,額設馬步軍一千五百餘名,口糧仍分賦屬邑,就陞在沐都司職銜,為之統率。嗣後軍數有定,營將或守備,或都司,或遊擊參將,選任不一,進止一稟監司。監司舊設中軍守備一員,以司傳宣、洎

皇清順治初,罷「曹營」,止設兗西道標中軍守備一員。

把總一員,兵丁三百名。五年,總河部院楊以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