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豐二年,封毅靈鎮侯,賜額「昭應。」

景賢祠 在沂州南關南五里。合祠漢諸葛亮,晉王祥、王覽,唐顏果卿、顏真卿。明嘉靖三十年,知州何格建,自為《記》。

「王右軍祠 」 ,在普照寺內,即羲之故宅。

酺神廟 《路史》:在艾山東厚丘城側。《周禮》:「族長祭酺。」 酺災害神主蝝螟,故祭之,因合眾飲酒。後世遂有酺賜。

旗纛廟 在沂州衛東,霜降日祭,衛官主之。孝友祠 在沂州北三十里孝感河上。祀王祥、王覽。

樊噲廟 在沂州故城北樊母村。

二疏祠 在沂州二疏城,祀疏廣、疏受。弘治間,副使趙鶴齡建。嘉靖間,僉事李士允修,自撰《碑記》。

「三義廟 」 在沂州南門甕城內,萬曆十六年建。原奉祀武安王神,不欲獨祀。忽憑卒語,欲劉、張共之,遂塑三像於其中。

關王廟 在沂州南關南頭。

東嶽廟 在沂州西門外迤北一里許,唐尉遲恭重修。

玉皇廟 在沂州北關外。

三官廟 在沂州南關西。

藥王廟 在沂州治南,萬曆三十年創建。「關王廟 」 在沂州治西南,明朝建。

郯城縣

社稷壇 在城北,古城西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西南。

邑厲壇 在北門外。俱明洪武二年建。

城隍廟 在縣治東。明洪武二年知縣劉昇建。馬神廟 在縣治西北。明宣德元年縣丞劉昶建。

八蜡廟 在城東二里山上。

問官祠 即郯子廟,在縣北門內。明正德八年,知縣黃琮建,有《記》。

南嶽行祠 在郯城縣西北六十里長城社。其神靈應,每二三月間,遠近咸至,香火如市。成化二十三年,知縣蘇源重修。

龍王廟 在郯城縣東南三十五里望海樓下。元至元三十年,朱英等建。

席文襄公祠 在郯城縣北門內。祀知縣席書,副使趙廷松有記。

唐文襄公祠 在郯城縣北門內,祀知縣唐龍,邑人張景華有記。

康公祠 在縣北門內,祀典史康有惠,有《碑記》。郯子廟 在郯城縣南十五里寨子社,不知何年建立,後廢。至萬曆三十二年鄉民朱運重修。及康熙七年地震倒塌。邑恩貢生杜景炤具募文道人楊守性重修。

玉皇廟 在郯城縣東南一里。康熙十一年,道人羅真延創建。

真武廟 一在郯城縣之舊城北門內,醫士官蔣勸建。一在《馬頭集》。

三官廟 一在郯城縣西門外,一在縣北關西偏,一在馬頭集。

泰山行宮 一在郯城縣南,一在馬頭集。「二郎廟 」 在郯城縣南門內。

東嶽行祠 ,在郯城縣西三十里。

「三祐祠 。」 在郯城縣北門外,醫士官蔣勸建。二聖廟 ,在郯城縣西北十八里馬頭集東。「火星廟 」 ,在郯城縣馬頭集街南門上。

揭府君廟 在郯城縣南四十里「嵷口社」 《費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西南。

邑厲壇 在城北門外

城隍廟 「在縣治西,明正統六年知縣王鏜修。」 馬神廟 「在縣治西。明正統六年知縣王鏜建。」 八蜡廟 「舊在古費城,明嘉靖三十年知縣趙守義遷於西門。」

玉皇廟 在費縣東北三里。

東嶽廟 在費縣西門內。

靈官廟 石渠廟

北極廟 在費縣瞻蒙門北城樓上。

龍王廟 在費縣儒學東。

舜廟 在費縣西一百二十里。西有歷山,其東有雷澤。

蒙山神祠 。在費縣西北七十里蒙山之陽。宋政和五年封昭濟惠民王,舊謂之「昭濟王廟。」 泉山神祠 ,在費縣西南二十里。

顏魯公廟 在縣治東北五十里朱滿村。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