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祐六年,知縣事楊元永建,尚書曹輔為記,祕書省秦觀所書,又有米芾《仙真記》。

蒼山神祠 。在費縣南三里。宋元豐二年封豐德侯,賜額「靈豐。」

寺觀附

滋陽縣

大覺禪寺 ,在滋陽縣北李宮社張留村,有邑紳馬永康《記》。

「三聖堂 」 在滋陽縣西南《西辛王社》。

觀音堂 在滋陽縣西二十五里西辛王社譚家莊,一在縣西八里舊縣社。一在西南婁莊集。大士庵 在滋陽縣西郭外,崇禎十二年建。白衣堂 在滋陽縣東橋。景賢書院,一在城內之南池,一在西郭外之舊關。

「皇姑庵 」 在滋陽縣西北西大南社,舊傳唐太宗妹剃度之處。

「諸天寺 」 ,在滋陽縣泗水橋旁,魯敬王建。石佛寺 ,在滋陽縣北關東北,內有聖井泉,旱而祈雨必應。

朿村寺 在縣北高吳社。

小蒙寺 在縣西北吳寺社。

房家院寺 在縣北羅家店。

孤村寺 在縣《王音》北。

形堂寺 在縣西邢安西。

《翟村堂 》在縣城西臧家店。

頓村寺 西頓村堂俱在《舊瑕丘》之北。

袁莊堂 在縣北砂堆社。

孔宅屯堂 在縣城西,故縣社。

「五聖堂 」 在縣北《李宮社》。

興隆寺 在縣北門內大東街。舊名「普樂」 ,隋文帝仁壽二年建。宋太平興國七年改為興隆。王禹偁有《記》。殿廡門階,規制恢宏。古塔十三級,高峻入雲。隋時物也。今府縣朝賀,肄禮其中,僧綱司在焉。

石佛寺 在縣城北二里,內有聖水井。

諸天寺 ,在縣南關之東,舞雩臺西。

洪福寺 在縣西三十里滋陽山,元至正間建。「崇慶寺 」 ,在縣東邢安社。

正覺寺 在縣東邢安社。

萬壽禪寺 在縣西辛王社。

「大名禪寺 」 在滋陽《故縣社》。

萬壽宮 在縣興隆寺迤南大街東。元至正間建,道紀司設於內。

天仙行宮 :在縣城東北一里許。明魯府建。樓閣,香火輳集。每四月八日,數郡畢至。

天慶觀 在縣城西南隅。

延祥宮 在縣城二十里。

曲阜縣

石門寺 在縣北鄙五十里外石門山中。《論》曰:「今之琳宮梵宇,金碧輝煌,遍海內矣。曲阜境內,獨無寺觀,曷以故?毋亦異端之流,聖人所惡,故不欲使鴟鶚近鸞鳳乎?」 昔先正《過曲阜,詩》曰:「一方煙火無庵觀,三氏絃歌有子孫。」 此之謂也。

寧陽縣

寶相寺 在縣東郭門內,宋時所建。明洪武間復修。嘉靖十八年,知縣何廷佩修。

壽峰寺 在縣東九十里靈山之巔。元至治元年建。

迴鑾寺 在縣葛石社。宋祥符東封泰山,駐蹕於此,故名。

靈峰寺 在縣伏山。教諭吳雲臺撰記。

牟山寺 在縣牟山

寶泉寺 在縣夏戴社。門前臨澗,怪石錯列。其水自東旋繞磅礡湍激之聲,可徹里許。土人呼為「轟雷塘。」 《八景》之一為《激水轟雷》。

火龍寺 在縣古城社

淨土寺 在縣賢義社

石碣寺 、福勝寺 。《南義寺 》,在縣南義社。《太平寺 》,在縣太平社。

大槐寺 寺前古槐中空,可容數十人,老幹縱橫,枝葉扶疏,覆壓畝餘,土人不計其年八景之一,為「萬祀古槐。」

《周村》寺 名「藥師院」 ,在西周村。

落星寺 在縣新樂社

存留寺 。青川寺 。「黃茂寺 。」 東王寺 ,「在東王屯街。」

「大孟寺 」 、西束寺 、「王奉寺 」 、「東張寺 。」 雲山寺 ,在縣雲山社。

開元寺 、普照寺 、興隆寺 、觀音堂 俱在縣北郭外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