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雙皇廟 在汶上縣唐陽村。居民誤以滋陽山為「首陽」 ,故祀夷、齊於此。

韓公生祠 在汶上縣西門外感化橋畔。公名惟倫,嘉靖間任,當時有清名,以憂去,民思之,為立祠以秩祀。

趙公生祠 在汶上縣儒學西。公名可懷,嘉靖末年任。實心任事,勞怨弗辭。土田賦役,夙弊一清,民至今猶被其澤。

東阿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東南。俱明洪武八年,知縣朱真創建。

邑厲壇 舊在縣治西北。明成化十八年,知縣陳貴遷於城北。

城隍廟 在縣治東。明洪武八年,朱真建。萬曆二十三年,知縣王以旌重修。

馬神廟 在縣治東

八蜡廟 在東阿縣東門外迤北。明萬曆間,知縣白棟建。

敕賜顯惠廟 在縣西六十里安平鎮運河東岸。明弘治五年河決,奉敕創建。壽張、陽穀二縣春秋更祭。

洪範池龍祠 在東阿縣東南十五里洪範池上。金明昌間,蕭國公侯摯所建,有金、元碑記。明洪武八年,知縣朱真重修,有司春秋秩祀。萬曆三年,知縣白棟復於城南二里建龍祠一區,牓曰「靈惠」 ,乃移其祭於此。是後,春秋二祭,一在城南,一在池上。

黃石公祠 在東阿縣東北一里黃石山下。《漢書》:「張良於下邳橋逢老父,授良書一編,謂曰:『後十三年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也』。」 良果於此得黃石。後人立祠焉。唐人李卓有記。宋、元以來,設山長奉祀。明洪武知縣黃哲,景泰六年,知縣徐思恭相繼增修,常以三月二十八日長吏奉祀。今廢。

東阿王祠 在城西八里魚山,即王墓也。明隆慶五年建。

延陵季子祠 。在東阿縣西南七十里漕河東岸,掛劍臺上,即世所傳徐君墓也。

韓公祠 在顯惠廟東,祀張秋,管河通政韓鼎。劉公祠 在顯惠廟後,祀兗州府管河同知劉福。

白公生祠 :在城中龍溪之西。知縣白棟有惠政及民。去後,百姓立祠。逢歲時及棟生日,父老聚會祈祝、飲食宴樂其中,謂之「白公社。」

靈惠祠 在東阿縣南廓外一里許,有堂五楹,有戟門,有廡,有大門。萬曆三年,知縣白棟建。太河神祠 ,在東阿縣西南七十里,地名「沙灣。」 正統十四年河決塞成,奉敕創建。

東流祠堂 在東阿縣東南內。祀宋大儒周濂溪先生、程明道先生、伊川先生、朱文公先生、張橫渠先生,元李野齋、嚴左丞及明劉黃石、劉東溪。

真武廟 在東阿縣北,成化十八年創建。東嶽廟 ,在東阿縣東。

「關帝廟 」 在東阿縣治東,知縣王紹重修。「三官廟 」 在東阿縣治東北。

火神廟 在東阿縣治東北。

靈官廟 在東阿縣北

桓肅公祠 在東阿縣小河口,有碑址。

「于文定公祠 。」 在東阿縣。

文廟東。明萬曆間敕建。

平陰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南。

邑厲壇 在縣城北

城隍廟 在縣治東北。俱明洪武三年知縣黃溥建。

馬神廟 在社稷壇西。明宣德六年,知縣馬良創建。

八蜡廟 在縣城西

舊城隍廟 在平陰縣莊科村。相傳為宋高懷德邑居所置。

顯烈廟 一在南門外,一在大義集,一在水山,一在平陰縣治後。邑人王詩、朱冠建,張宗敞重修,有碑記。

二王先生祠 在縣西南二十里石硤村,祀金醇德先生王去非、榆山先生王去執,元至治元年達魯花赤也先建,即二先生故居也。邑人李之紹有記。

陽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