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鳧山之西麓

邾文公廟 在縣嶧山前。萬曆三十八年,知縣胡繼先創建,有《記》。後災於兵火。

徐辟祠 在縣中桃源村西頭路北,今燬。「關聖廟 」 在縣治東首。

八蜡廟 在縣城南二里。萬曆六年,知縣馮中州重修,災於兵火。崇禎二年,知縣黃應祥重建。

皇清康熙七年,邑人修之。

五龍壇 在縣城東五里。

火神廟 有二,一在鄒縣西關路南,原係社學,萬曆間改祠火神。一在《香城集》,崇禎年間建。玉皇廟 有三,一在羊緒社,一在郭東集,一在城南,順治九年重修。

東嶽廟 在縣西關路北。元至正二年建,今康熙七年三月重修。

元帝廟 有五,一在唐村廠,康熙十年重修。一在果莊村,萬曆七年重修。一在界河,康熙六年重修。一在萬村,康熙八年重修。一在徐鎮橋。「二郎廟 ,在縣城東門外路北。」

泗水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南一里。明洪武間創。嘉靖三十年,知縣張祚重建。

邑厲壇 在縣城北一里。明洪武間建,嘉靖三十年修。

東嶽廟 在縣城東一里。

關王廟 在縣東門內

舜廟 在縣東南七十里歷山。

三皇廟 在縣北門外,萬曆年間建。

城隍廟 在縣治東南隅。唐大曆二年創。明嘉靖十年,知縣楊銓重修。

土地祠 在縣治儀門之東。

馬神廟 無考

八蜡廟 在縣城東,明嘉靖間修。

泗水神廟 在縣東五十里泉林陪尾山上。前代封仁濟侯,明朝改正今稱。嘉靖二十一年,知縣蔣某重修。二月二日,縣官致祭。

滕縣

社稷壇 在縣西北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南一里。

邑厲壇 在縣北。明洪武間知縣薛原義建。嘉靖三十九年知縣郭石「改築於城東北一里。」 城隍廟 在城西南隅。明洪武三年知縣薛原義建。景泰四年主簿楊政「重修。」

馬神廟 一在縣南分司西,有司致祭。一在守禦所門西,千戶致祭。

八蜡廟 在城隍廟東

滕文公祠 在

文廟東,即「性善書院」 也。元延祐間建,明萬曆三年

以例毀書院,更為文公祠,一殿三壇,中祀文公,左右祀名宦、鄉賢。

三河口龍祠 明嘉靖間,尚書朱衡開創新河所建,工部主事致祭。邑境又有龍王廟二:一在南梁上源,一在滄浪淵,有司二月二日致祭。三皇廟 在縣治西南,故元至元間,知州苑英建。至大德間,知州張之綱為「三皇像於中,以十代名醫」 配。泰定間,知州曹鐸重作兩廡,繪歷代名醫百有七人,歲時祭享。侍講學士曹元用有「記。」

染山伏羲廟 在滕縣西北五十里染山上,未詳所始。唐長興間重修。以西二十里有伏羲塚,畫卦山在焉,故建祠。《齊乘》云:「顓臾風姓,實司太皞之祀,鄒魯有廟」 是也。伏羲都陳,謂此有墓,非也。後人為殿二層,前祀伏羲、神農、黃帝,後殿更為帝、后二像,號為人祖。常三月三日為會,里人往祓子焉,以伏羲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故也。王元賓曰:「按伏羲同母女弟曰女媧氏,生而神靈佐太昊正婚姻,以重萬民之判,是為神禖,繼太昊治天下而為女皇,故後世立郊禖,郊天而以神禖配也。其禮以元鳥至日,用太牢祀之,后率九嬪御高辛氏與姜嫄禋祀上帝,而生后稷是也。必三月三日者,則元鳥至時也。《周禮》,上巳,女巫於水上祓除。」 《韓詩》曰:「三月桃花水。」 是時鄭俗,三月上已於溱洧,祓除不祥。此因祀高禖祓而後祭。《詩》所謂「以弗無子」 ,祓無子,求有子也。後沿為俗。若以女媧為伏羲,后更謬。俗傳已久,慢神為甚,故多為之辨。

關帝廟 在守禦所東,祀漢壽亭侯關公,有司與所官朔望朝謁。其在鄉村者,建置不一。陶朱公祠 在陶山後薛河上。按劉向《列仙傳》,「范蠡,徐人,為陶朱公後棄去,之蘭陵,賣藥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