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之女曰「追節農家婦。」 是月以麥秋歸寧母氏。六月六日曝衣書,早辰取水造麴糱。

八月十五日,設西瓜、月餅、拜月,張筵翫賞。九月九日,攜酒登高。

冬至日祀先,詩禮家拜尊長。

十二月八日,噉粥剃髮。二十四日祀竈。除日多嫁娶。術家言「與清明日葬,皆不卜。」

《志》曰:「燕趙之悲歌,吳越之靈秀,豈其天性然哉?無亦風土使之城武,平野曼衍近鄒魯,民質直多古意。」

曹州 ,古濟陰之地,在府西南,與濮陽接境。《漢志》稱:重厚多君子,有先王遺風,好稼穡,惡浮食,以致蓄藏。以今觀之,和平舒緩,彬彬禮讓,與古所稱不大相遠。民家子弟間亦習騎射,尚義勇。又《古志》所云:「富者誇詡車馬,貧者沉湎於酒,不善積蓄。」 今其遺風尚有焉。按《曹州志》《曹風》上考古《昔蜉蝣》三章,始見於《詩》,《漢地理志》云:「昔堯作游成陽,舜漁雷澤,湯止於亳,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故其民猶有先王遺風,厚重多君子,好稼穡,惡衣服,以致蓄藏。」 《圖經》云:「人務耕桑,樸而不華,有古風趣。」 《通考》云:「地非險固,風雜數國。秦漢以降,井里混同,人情樸厚,俗尚儒學。及西晉之末,傷痍偏甚。自宇內平一,又如近古之風焉。」 明史氏云:「曹州為憲節所駐,控掖魯宋之間,亦雄鎮也。其俗大都士廉而樸,不習進趨;民質而惰,不善蓋藏。農居六七,賈居一二。喪禮尚儉,宴會從減,一切《儀禮》,無過費也。」 歷徵往牒,曹之風俗亦云美矣。即証於近今,矜廉隅,恥干謁,馴謹易治,賦稅早完。男子專務耕織,不事商賈;女子治絲枲,纂組無惰。其醇樸大略不異古風。乃邇來間亦習尚奢靡,互興訐訟,漸入澆漓,還醇復古,所望於賢士大夫求其敝而砥柱焉。

冠禮,在明隆、萬前猶延賓行三加之禮,以後絕跡矣。婚嫁頗不論財,然亦不較別門族,問名後,皆有宴會,與宴者以物贈之,名曰「拜筵。」 親迎日,諸姻內眷皆具筵往餽。盡三日,女家以鼓樂迎壻至家,親友競以盒酒相賀。至晚復以鼓樂送壻,親友陪至壻家,宴飲極歡而罷,謂之「餪壻喪禮。」 士大夫舊不用浮屠,邇來競崇佛事,相沿以成風矣。宅兆敘昭穆,不輕別徙,倫序既正,兼得古人敦睦之意。祭期多用俗節,不依四時,分至令序。且𢘆遺祠堂,設墓所,雖士大夫家不知易也。致生體魄,而致死神靈,非先儒所謂「不仁不智」 者歟?

居室墼塗茅蓋者十之七,甓甃瓦覆者十之三,大率有宇無棟,一遇河決地震及霖雨連旬,則傾圮立見。即富者垣用磚石,終不若用棟之久且固也。

衣服用木棉、鮮麻枲,從土宜也。或染或素,男子婦人,𢘆雜用之,雖富貴家亦然,雅稱古樸。邇來負販輿卒之子,一旦獲多金,據厚藏,輒服錦戴貂,揚揚誇耀市井間,絕不知其蕩檢越分,蓋服妖也。自近奉定例,惡俗稍變矣。

飲食無論貧富,朝饔夕餐,皆尚麥貴稻,釀黍及高粱為酒,有黃、白二品,雞、豚、羊、畜以斤計價。水族甚少,海味尤罕。牛有禁不宰食。雖巨室世宦,日用弗尚奢侈。惟邇來宴會,以多品大器相誇詡,細民效之,至有典賣稱貸,以備一筵之費。近得士大夫立《八簋約》,稍挽浮習,亦與奢寧儉之意也。

元旦,皆於院落結棚插竹,陳酒脯供門神,貼畫像。祀竈於竈陘,設紙像祭之。祀祖先於祠堂,無神主者,亦設紙像祭之。家人長幼悉盛衣冠,以次序拜,如禮進椒酒,為尊長壽。謁神祠,親友往來交賀,謂之「拜年。」 是日,市肆不張,工商罷業,具酒食徵逐無虛日。

至元宵,先二日,於通衢架木為棚,懸燈結彩,競為豐登兆。屆期,男子三、五結伴,遊散竟日,謂之《走百病》。扺暮,張燈具筵慶賞。婦女間有出遊者。春社日集鎮村塾,凡有祠宇,皆作戲賽禱。秋社亦如之。

清明,男女老少悉戴柳枝祭掃先墓,增新土。墓上男子遊飲郊外,謂之「踏青。」

五月五日,插艾於戶,食角黍,飲菖蒲酒。婦人剪《繭虎》,製絨符為飾,小兒帶長命縷。

六月六日,曬衣物書籍。

七月望日,薦麻穀,或插於戶。

《八月望日,作「月餅」 相餽遺,飛觴翫月》

《九月九日》登高飲,菊酒佩茱萸。禳災。

十月朔日,祭掃先墓,如清明日。剪紙為冥衣焚化,謂之「送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