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井改水炒麪為食。伏日造醬食冰。七月七日。女子設瓜果。祀織女。乞巧。望日登墓祭塚。

八月中秋,戚里餽糕餅瓜果,賞月攜酒,邀鄰友集街衢,夜午乃已。

九月九日,為《栗餅菊酒餽送登高》。

十月一日登墓,送寒衣,農家設酒餚,燕傭人。下元日,祀先,畢場功,設醮讌。

十一月「冬至,官府拜節」 ,庶民禮廢。

十二月八日,食臘粥,以米豆棗栗雜煮之。二十四日,設糖餅果菜祀竈。除夕多嫁娶,易「門神桃符,插芝麻」 鞂於壁。辭歲祭真宰、祖禰,設香燭爆竹,家人設酒守歲,春祈秋報。其禮萬曆年間始廢,而壇址猶存。

冠禮久廢不行

《婚禮》為婚不拘六禮,但以通媒為定。杯酒可訂,指腹可盟。不計財禮,不侈粧奩,必於親迎,不醮不御,奠鴈代以雞,女必冠髻始行。入門拜天地三日,拜公姑,謁家廟,入室行合巹禮,母家餽食三日。有風之陋者。贅壻一事,壻承岳產為他人後,永不歸宗。又如姑舅兄妹成親,母女配父子,夫贅婦家,名曰「鉤拐」 ,為之養老管業。其婦生與後夫共枕,死歸故夫同穴,行有可醜。更有「服內成親」 一事。男家有喪,女以齊衰,至期送葬歸,以吉服合房。女家有喪,男以車馬俟於墓間。葬畢,女易彩服歸夫家。皆沿習使然。細民行之,士大夫亦不以為意。

《喪禮》,「臨危不復故後,哭奠於土地神祠,三日具服」 ,制齊斬期功有差。腰絰其本,男左女右。父母俱亡,然後雙垂。其冠制兩耳綴以綿纊,易弁髦也。衣之襞積脫肩,其縫在外,示忙錯也。以尺布裹頭,乃鄒與魯鬨時衣冠不備之遺制,至今未變。向不崇佛事,今晚近頗盛,雖孔、孟諸聖賢家亦或行之。

祭禮:元旦、清明、七月望日、八月中秋日、十月朔日,家家祭掃墳墓,無墳墓者祭於通衢。

泗水縣 ,古之卞邑,地在蒙、費之間,山水所都。厥田墝埆,不通商賈,以稼穡自給,亦尚畜牧。民俗樸謹木訥,而頗勁悍,好𩰚訟,然賦稅易給也。按《泗水縣志》《漢地理志》曰:魯地,婁、奎之分野也。東至東海,南有泗水,至淮,皆魯分。周以少昊之墟曲阜,封周公子伯禽為魯侯,以為周公。主其民有聖人之教化,故孔子曰:「魯一變至於道」 ,言近正也。瀕洙、泗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者,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長老不自安,與幼少相讓,故曰魯道衰,洙、泗之間齗齗如也。孔子閔王道將廢,乃修《六經》,以述唐虞三代之道,弟子受業而通者七十有七人,是以其民好學,上禮義,重廉恥。東阿於太史曰:「兗之為郡也,負山帶河,左海右」 濟,跨四州之境,兼數國之封,觀風物土,欲比而一之,有不能也。總其大都,士廉而樸,不習進趣;民質而惰,不善蓋藏。四人之業,農居六七,賈居一二。婚姻稱家,往返略取相當,即貴閥大族,成禮而止,不過費也。烝嘗燕會,奢儉得中,亦無鍾鼎之華,喪葬從宜。士人之家,不作佛事,惟好為下里偽物。禺車禺馬,秉畀烈火,以是相勝,而服制不能如禮。大親之喪,齋民不過百日,期功以下,服或不備。葬法合族共域,以昭穆為敘,至數十世不徙,別則稱疏。曲阜孔氏,自宣聖至今二三千年,皆祔祖兆,周回數里,他邑皆如之,此猶《周禮》「墓大夫」 之遺也。市里小民,群聚為會,東祠泰山,南祠武當,歲晚務閒,百十為群,結社而往,謂之「香社。」 又常以月朔為飲食聚會,醵金錢生息。即有死喪,計其所入賻之,雖貧窶,應時而葬,無暴露者,謂之「義社。」 又有醵金生息,以供租稅,出一歲之息,歲歲用之,率不後期而完,謂之「糧社。」 亦有群,其宗族月朔為會,息金錢穀以供蒸嘗,謂之「祭社。」 亦有父老罷吏,時相聚會,如香山洛社故事,謂之「酒社」 ,此其常俗也。至如刁黠之徒,挾短長持吏及藏匿偵事之人,為之主名,以張威於里閈,在在有之,顧吏治寬嚴,以為盛衰爾。而愚民為左道所惑,習白蓮、無為諸教,男女相聚,持齋誦佛,亂萌盜始於此兆焉。此皆諸邑所同,間有出入大校,不甚相遠,故可括而稱也。泗地與曲阜比肩而立,其於周、孔之教,衣被獨先。故其風俗多醇龐厚樸,較於他邑。近古鄉縉紳,敦信崇讓,絕恥言人過,士羞奔競,矜名節。民尚耕織,事畜牧,工不作淫技,賈不出鄉井。婚姻之家,止於相稱。喪葬有義社,置旌棺,貯財相賻。其在歲時元日禮天神,拜尊長,立春日食春餅,上元日張燈,清明日祭埽,初夏八日為「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