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易行焉。府城王國所在,四方輻輳,亦一都會也。夫自府以東,南沂、費、嶧、郯、滕、泗,在青、徐之交,山水環結,風土深厚,民性朴質,無所紛華,以田畜自饒,頗有山澤之利。沂州南通淮海,北通青、齊,亦要區也。地多礦冶,揭竿鼓鑄之奸,時時嘯聚,為有司憂,故兵道駐之。夫自府以西,南濟、鄆、鉅野、嘉祥、金鄉、魚臺,皆澤國也。故宋、元時為河水之匯,今在漕渠兩岸。地多沮洳,間成膏壤,俗稍華侈,士好文采,民逐末利。濟寧在南北之衝,江、淮、吳、楚之貨畢集其中,一名都也。河道軍門屯重兵,其上兵使部郎佐之。五方之會,騖於紛華,與鄒、魯間稍殊矣。由濟寧而西南,曹、單、城武、定陶,則古宋、衛、曹、郜之墟也,在黃河北岸。往者河水數決,邑居漂沒,田卒汙萊,賦或不充,自河南徙,始得安息,沈斥之壤,化為膏陸,民食其利矣。其俗闡緩和平,得剛柔之中,與豫境相類。曹州為兵道所駐,控扼梁、魯之間,一大郡也。夫自府以西,北為東平、東阿、平陰、陽穀、壽張諸郡邑,魯之北界也。右衛、左齊,其俗淳雅和易,文質得宜。土壤瘠薄,民務稼穡,不通商賈。東平,唐之鄆州,李氏所據。在元時,嚴實以百萬之兵守焉,亦雄鎮也。而安平都三邑之中,綰轂南北,百貨所居,埒似濟寧而小爾。其略可區別者如此。總其大都,士廉而朴,不習進趣;民質而惰,不善蓋藏。四民之業,農居六七,賈居一二,婚姻稱家,往返略取相當,即貴閥大族,成禮而止,不過費也。烝嘗宴會,奢儉得中,亦無鍾鼎之華,喪葬從宜。士人之家,不作佛事,惟好為下里偽物,禺車禺馬,秉畀烈火,以是相勝,而服制不能如禮。大親之喪,齋居不過百日,期功以下,服或不備。葬法合族共域,以昭穆為序,至數十世不徙,別則稱疏。曲阜孔氏,自宣聖至今二三千年,皆祔祖兆,周圍數里,他邑皆如之。此猶《周禮》「墓大夫」 之遺也。市里小民,群聚為會,東祠泰山,南祠武當。歲晚務閒,百十為群,結隊而往,謂之香社。又常以月朔為飲食聚會,醵金錢生息。即有死喪,計其所入賻之。雖至貧窶,應時而葬,無暴露者,謂之義社。又有醵金生息,以供租稅,出一歲之息,歲歲用之,率不後期而完,謂之「糧社。」 亦有群其宗族,月朔為會,息金錢穀以供烝嘗,謂之「祭社。」 亦有父老罷吏,時相聚會,如香山洛社故事,謂之「酒社。」 此其常俗也。至如刁黠之徒,挾短長,持吏及藏匿偵事之人為之主名,以張威於里閈,在在有之,顧吏治寬嚴以為盛衰爾。而愚民為左道所惑,習《白蓮》《無為》諸教,男女相聚,持齋誦佛,亂萌盜始,於此兆焉。此皆諸邑所同,間有出入大校,不甚相遠,故可括而稱也。

滋陽縣 ,古瑕丘也。地在鄒、魯之間,汶、泗之會,自元魏至今為兗州治所。平原曠莽,無高山茂林之饒,土壤埆薄,當南北孔道。賦役煩重,民鮮鉅資,亦匱邑也。明宗室蕃衍,朱門比屋,服食器用,頗尚鮮華,今已無矣。其士風和厚雍容,不事奔競,民亦畏法,無狙獷習。

按《滋陽縣志》,「秦漢以降,政里混同,人情朴厚,俗有儒學。及西晉之末,為戰爭之地。三百年間,風氣頹靡。自宇內平一,又如近古之風焉。」

歲時。正月立春,戴彩燕,食蘿葡,謂之「咬春。」 祀戶順陽氣,貯水,謂之「神水」 ,釀酒不壞。先一日,迎芒神,設讌,至期鞭土牛,觀者取土塗竈。元日昧爽,設庭燎,爇香燭,祝真宰及祖禰長幼,悉整衣冠,以次拜賀,進椒酒,飲楊湯,取五木煮水以浴。至老鬚髮不白,戚里相賀。三日祭墓,宴親友。十日炊麪象繭,以祈蠶功。上元夕,通衢張燈結彩,放花炬,女子邀廁,姑問吉凶,婦女群遊,曰「走百病。」 二十五日填倉,畫灰為梯,圖中實五穀,壓以石,名曰填倉。炊糕逆女輟鍼工為兒戲。

二月二日引龍,以糠自戶閾引至井口,以灰自井引至甕,謂之「引龍。」 煎豆餅薰蟲。逆女歸寧三日祀文昌。春分日為春分酒,造醯。

三月清明節,男女簪柳作麪,燕著榆,柳枝插簷,迎元鳥出郭踏青。先一日為「寒食上,女登墓,標楮錢焚化,增新土於塚上。」

「三日祀元帝,二十八日祀東嶽。」 「女子為鞦韆戲,男對百草。」

四月節,立夏,邑人咸入鄉處,就農桑業。八日結浮屠會,設豆果等齋,競施僧尼。十八日祀天仙,結會治農具。

五月五日,書門符,懸艾虎,浴百草湯。兒童臂繫綵絲,謂之「續命。」 戚里互餽角黍,飲菖蒲酒。硃符以除百毒,佩靈符以避兵。初十日祀城隍。《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