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故鉅平城 在郕城之南,城東有魯道,《詩》所謂「魯道有蕩,齊子由歸」 也。汶水經其東,水上有文姜臺,俗謂故城。

故汶陽城 在鉅平西南。《水經註》曰:「縣北有曲水池亭。《春秋》桓公十二年,公會杞侯、莒子,盟於曲池」 ,是其地也。漢章帝東巡泰山,立行宮於汶陽,世謂之闕陵城。

故盛鄉城 ,《水經註》曰:「洸水西南流,逕盛鄉城西。」 京相璠曰:「岡縣西南有盛鄉城也。」

故梁父城 在縣東北九十里。其遺址周圍約五六里,相傳為梁父城。《開山圖》曰:「泰山在左岡,父在右岡。父知生梁父主死,王者封泰山,禪梁父。故縣因名焉。」 泰安西南有梁父社。

故菟裘城 ,《郡國志》曰:梁父有菟裘聚。《春秋》隱公謂羽父曰:「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故遂城 ,《春秋?莊公十年》:「齊人滅遂。」 《地理志》:「蛇丘隧鄉,故隧國也。」

故春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汶水之陰,古春城郡也。

梁王臺 ,在縣東北十里,二臺相對,不知所由名。或云即柳子溝上源故道也。經縣東五里入於漕。俗云:「開得柳子溝,仰面下揚州。」

泗水縣

故卞城 在縣東五十里。古卞明國也。湯伐有卞,《春秋》入於魯。卞,莊子之邑。襄公二十九年,還自楚,季武子取卞,告曰「聞守卞者將叛,臣帥師以討之」 ,是也。城為市里,城東有十橋,泗水逕之。故姑薎城 在卞城南,《春秋?隱公元年》,及邾儀父盟於薎者,泗水逕其北。

故郚城 在卞城南。《春秋?文公七年》,「城郚。」 杜預曰:「卞縣南有郚城,備邾難也。」 舊《志》謂在縣西者,誤。

滕縣

故縣城 在縣西郭,隋開皇時置。按:北魏置蕃郡,隋為滕郡,此其地也。縣不鳴鐘,相傳「城有所忌」 ,殆堪輿家厭勝之說。

故休城 ,在縣西二十五里。《通志》云:「孟子去齊居休」 ,即此。楚元王子劉富封為休侯。

故公丘城 ,在縣西南十五里。城周二十里,內有子城。《齊乘》云:「古滕國也,秦以為縣。」 漢初,夏侯嬰為滕令,後封滕侯。其後改名公丘,為魯共王子順侯國。

雍城 在滕城西北一里許,建置無考。其中多唐太宗及功臣之故墟,俗謂之「毬場。」

驩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周回五里,世傳「齊大夫王驩食邑。」

故戚城 在縣南七十里,周回四里。漢戚縣也,屬東海郡。《通志》云:「漢高祖寵妃戚氏家此,高祖為築城,故名。」 非也。戚姬,定陶人,定陶有戚氏村。故薛城 ,在縣南四十里薛河之北,周回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一年,邳遷於薛,改名徐州城。齊封田文於此,更築其城。」 《齊乘》云:「其城高厚無比,以」 抗楚、魏,至今望之,猶巖巖也。

仲虺城 ,在縣東南。《晉太康記》曰:「奚仲遷於邳,仲虺居之,以為湯左相,及周為諸侯。楚元王子郢封上邳侯」 ,是其地也。有下,故此為上。蓋奚仲之後,本國於邳,後乃遷於薛耳。

臨城 在縣南七十里臨山之西。周回四里,創築無考。按:北魏置永興縣於邑境,臨城西有「永興村」 ,恐城即永興也。

故昌慮城 在縣東南六十里陶山北。亦曰濫城。城周回十里,內有子城。《左傳》「邾黑肱以濫來奔」 ,即此。後漢建安中,於此立昌慮縣。有籃鄉。郳犁來城 ,在縣東一里梁水之東,周回八里。《通志》云:「《春秋》莊公五年,郳犁來朝,即此。」 杜預云:「昌慮縣東北有郳城,小邾國也。」

仙源城 在東南峭村。《通志》云:文王第四子所封。考史無仙源國。

故靈丘城 ,在城東四十里明水之南,周回八里,內有子城。齊威王元年,「三晉因齊喪來伐我靈丘」 ,是也。

於菟城 在縣東南七十里高山前。薛河南或云是於菟將軍鎮守高山之城也。楚人稱虎為於菟山,必有虎祠以禱之耳。城後水湧出一石刻詩云:「倒流有無水,有石卻無山。銀瓶盛翠玉,掛在樹枝間。」 不知何代何人作,其意不曉,殆似異人隱語。

梁城 在縣東漷河之陽,止有一臺,舊城基也,號「古梁城」 ,興築無考。其曰「梁」 者,或因梁水為名。堌城 ,在縣東四十里馬山後,創始無考。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