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7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涿州志》:「州治在城東南隅。」

州儒學在州治西南,創於唐建中間,金、元因之。明正 統元年,知州朱巽修之,金問為作記。隆慶辛未,知州 沈坤復修之,申時行為作記。

《金石文字記》:「華陽臺在涿州城內西北隅。」

《長安客話》:舊傳「燕丹與樊將軍置酒華陽館,出美人 奇馬」,即此處。

《明一統志》:「崇元觀在涿州治北。」

《名勝志》:「智度寺在城東北隅,刱自唐時,有舊碑刻,其 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名勝志》:「紫陽觀在州城內,唐邊洞,元修真於此,白日 上昇。元宗御製碑文立祠。」

《涿州志》:「昭佑靈惠公廟在州城東南隅。」

《名勝志》:「城東三里普壽寺,浮圖高十丈,石基高二丈, 周圍二百步,涿郡山川之勝,一覽俱在目前。」

盧植故宅,在州東十五里,地名「盧家濼」,土壤肥饒,子 孫世居焉。

《唐宰相世系表》:「盧氏,姜姓,齊文公子高,高孫傒,食采 於盧,濟北盧縣是也,其後因以為氏。田和篡齊,盧氏 散居燕、秦之間,秦有博士敖,子孫家於涿水之上,遂 為范陽涿人。裔孫植子毓,三傳生諶,諶五子,勗居巷 南,號南祖;偃居北,號北祖。」

《括地志》:「督亢陂,在幽州范陽縣東南十里,逕五十餘 里。」

《郡國志》:「方城有督亢亭。」

《史記索隱》:「督亢之田在燕東,甚良沃。欲獻秦,故書其 圖而獻焉。」

《水經注》:「督亢澤,苞方城縣,縣故屬廣陽,後隸於涿郡。」 《郡國志》曰:「縣有督亢亭。」孫暢之述畫,有《督亢地圖》,言 燕太子丹使荊軻齎入秦,秦王殺軻,圖亦絕滅。《地理 書·上古聖賢冢地記》曰:「督亢地在涿郡。今固安縣南 有督亢陌,幽州南界也。」《風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 漭漭,無崖際也。沆,澤之無水,斥鹵之謂也。其水自澤」 枝分,東逕涿縣故城南,又東逕漢侍中盧植墓南。 《太平寰宇記》:「督亢陂在范陽縣東南十里。」《郡國志》云: 「陂見有海龍王神祠在焉。」

《長安客話》:「陂舊有亭,遺址高丈餘,周七十步。土人掘 其處,尚多古瓦礫金錢。」

涿州境東南有漢盧植墓,土人呼為南臺。金王寂詩: 「南臺故址今頹然,漢盧植墓。」疑相傳植涿人,先主嘗 從受學者也。

《水經注》:「范陽陂在范陽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 謂之為鹽臺陂。」

《名勝志》:「范州在州西南,水北曰陽。」范陽,郡名以此。 元混一《方輿勝覽》:武遂津北對長城門,謂之汾門。《史 記·趙世家》:「孝成十九年,趙與燕易土,以龍兌、汾門、臨 樂與燕,燕以葛武陽、平舒與趙。」即此也。又謂之梁門。 易水東分為梁門陂,在范陽城西南十里。

《太平寰宇記》:「故廣陽國城,漢置,今廢。故城在今范陽 縣西南。」

《涿州志》:「廣陽城在州西南十五里,後漢封劉良於此。 昭烈帝廟在樓桑村,建於唐乾寧四年。金承安初重 修,黃華老人有記。明洪武初更新之。至弘治二年,知 州事張遜重建。殿三楹,旁翼二配殿。」

《水經注》:「樓桑里,劉備之舊里也。」

《燕山叢錄》:漢昭烈宅在涿州樓桑村,昭烈在民間,所 居有桑,層蔭如樓,因曰「樓桑」,今尚在其下留題甚多。 《五雜紐》:涿州之淶水道中,有大桑樹,高十餘丈,蔭百 畝,云即昭烈舍前之桑也。自漢及今千五百年矣,而 扶疏如故。且其椹視常桑倍大,土人珍之,以相餽遺 云。余按蕭道成所住宅亦有桑樹,高二丈許,狀如車 葢。道成好戲其下,兄敬宗謂之曰:「此樹為汝生也。」今 宅既灰滅,而桑之有無,亦無人能知之者,信乎在人 不在物也。

《長安客話》:「樓桑村在涿州西南十五里,云是漢先主 故宅。村故有三義廟,祀漢先主,而以關壯繆侯羽、張 桓侯飛配焉。」

《金石文字記》:「《蜀先主廟碑》,唐郭闕撰,正書,乾寧四年 立石。今在涿州樓桑村廟中,文已剝蝕。」

《名勝志》:「去樓桑村三里為酈村,道元故居也。」

《長安客話》:「展臺,在州西南二十里,相傳燕昭王展禮 賢士於此。」

《名勝志》:「縣西南二十五里佑聖寺,古槐有紫藤纏其 上。」

《長安客話》:州西南三十里岐溝,宋時置關以備契丹 者。

《方輿紀要》:「岐溝距涿州西南四十里,亦曰奇溝,又曰 祈溝。唐末設關於此。晉王存勖天祐十年,遣周德威 出飛狐攻燕,與鎮、定兵會於易水,進攻岐溝關,下之, 遂圍涿州,守將以城降。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與 契丹將耶律休哥戰於岐溝關,敗績。彬等夜渡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