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7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河,南趨易州,休哥領精騎追及,溺者不可勝計。」宣和

中。亦嘗設關於此以備金。

《通鑑注》:「岐溝關,在巨馬河之北,自關而西,至易州六 十里,由巨馬河而東,至新城縣四十里。」

《涿州志》:「燕昭王臺在州西南五十里。」

《元混一方輿勝覽》:「臺東有三峰,甚崇峻,騰雲冠峰,高 霞翼嶺,岫壑沖深,合煙鎖霧。耆舊言燕昭王求神仙 處也。」

《通典》:「范陽郡有獨鹿鳴澤。」

《涿州志》:「竇禹鈞墓在州西園柳村。」

桃莊在州西北一里。張桓侯舊里也。

《方輿紀要》:「西鄉廢縣,在州西北二十里,漢置蜀涿郡, 後漢省。或謂之都鄉城。」

《漢書志》:「西鄉,侯國。莽曰移風。」

《長安客話》:涿州西北五十里有惡峪,漢世亦有此名, 盧它人封惡峪侯是也。峪中雲氣瀰漫,四時不絕。 《兩漢刊誤補遺》:「『《史記》亞谷侯,《漢書》作亞谷』。鄭康成《釋 書大傳》謂惡為亞,劉原父謂古亞、惡二字通用。」 《方輿紀要》:駝羅口在州東北。宋雍熙中,圍涿州,契丹 主隆緒由駝羅口應援,即此。

《涿鹿記》:「湖梁在郡北十里,垂楊樹堤,蒲葦夾岸,曉月 升時,漁郎款乃,樵夫牧子,逍遙於迴塘曲渚之間,不 少佳致。」

《石湘集》:「灰洞在涿北燕南,兩傍皆高岡,路極狹,無風 而塵土坌積,不辨人物。」

《方輿紀要》:「涿鹿衛,在州治西北,永樂七年建。左衛,在 州治西,永樂八年建。涿鹿中衛,在左衛西,永樂十一 年建。」

《道園學古錄》:真大道第八代師曰岳真人,諱德文,涿 州人。始涿有童謠云:「涿有八岳。」父老莫之解也。後真 人號岳祖,蓋其徵云。

《黃圖雜志》:「涿州張桓侯廟有二,一在城內,一在城外。」 《金石文字記》:「范陽郡《新置文宣王廟碑》,韋稔撰文,張 澹行書,貞元五年二月立,在今涿州。」

《國名紀》:「夏世侯伯有范」,即今之范陽。以上俱涿州界內 《方輿紀要》:「房山縣在涿州西北四十里,東至順天府 一百四十里。」

《名勝志》:漢有房山侯,蓋亭鄉侯之屬,元始以名縣。金 之萬寧縣,遺址在縣治西。

《涿州志》:「房山城創於金大定間,垣高丈餘,圍一千四 百四十步。方各有門,東曰朝曦,南曰迎恩,西曰仰止, 北曰拱極。明隆慶間,始甃以石。縣治在城西南隅。」 《房山縣志》:「房山舊是土城,隆慶己巳,知縣事李琮采 石甃之,增崇至三丈。」

《吉金貞石志》:「元房山縣尹朱禮《去思碑》,馬恕撰文。」 《縣志》:「儒學在縣東南隅儒林坊,創於元延祐間。 福勝寺在縣治東北,明洪武十五年建。」

元元觀在縣治西北隅。

縣東十里徐村有塔。

《明一統志》:「姚廣孝墓在縣治東北四十里太平里。」 《北游紀方》:「聖岡在盧溝橋西二十里,北有姚少師塔, 塔前有御製碑文,右為長羅寺,司禮監太監王安墓 在其後。」

《縣志》:「弘業寺在縣西三里,有塔。」

舊《志》茶樓頂在縣西二十里,上有金章宗歇涼臺。 龍含峪在縣西二十五里,下有清和觀遺址。

《名勝志》:「龍城峪下有伏龍穴,出湯泉。」

《輿地碑目》:「唐《房山湯記》,張嘉貞撰,開元十五年四月 立。」

《涿州志》:五侯村在房山縣西南二十里。按《水經注》,易 水出西山寬中谷,東逕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譚 不同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時亂,隱居此山,故 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即此。《岳讚》云:「五王在中,龐 葛連續」者也。易水東左與子莊溪水合,水北出子莊 關,南流逕五公城西,屈逕其城南。五公猶王興之五 子也,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 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謂「中山之 五王」也。

《燕山叢錄》:「房山縣石口村有賈島菴,云是島為僧時 所棲,負山臨壑,最為幽勝。」

《長安客話》:「島初祝髮於瀛洲法善寺,後居房山西峪, 峪有石菴,是島故宅。後舉進士,授長江簿,卒於蜀,歸 葬房山,墓在縣城南十里。」

《帝京景物略》:「弘治中,御史盧某訪唐詩人賈島墓,得 斷碑於石樓村,乃闢地植碑,大學士李東陽別樹一 碑記焉。」

《日下紀聞》按賈島墓本在普州安岳縣移風鄉,蘇絳 誌文足據。何光遠亦云墓在岳陽山上。岳陽,普州地 名。則島墓在普州無疑。而鄭都官又有《長江縣經島 墓詩》,祝和父亦稱島謫長江簿,有墓在焉,或長江與 普壤地相接故爾。李頻詩「一宦終遐徼,千山隔旅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