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始皇十二年大旱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十二年,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 乃雨。」

按《漢書》舊儀,「舊制求雨,太常禱天地、宗廟、社稷、山川 以賽,各如其常祭牢禮。四月立夏後旱,乃求雨禱之, 七月畢,塞之,秋冬春三時不求雨。」

按杜佑《通典》:「漢承秦滅學,雩禮廢。旱,太常禱天地宗 廟。」

劉歆《致雨具》作土龍。

惠帝五年大旱

按《漢書惠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惠帝五年夏。大 旱。江河水少。谿谷絕。先是發民男女十四萬六千人 城長安。是歲城乃成。」

文帝三年大旱

按《漢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文帝三年「秋,天 下旱。是歲夏,匈奴右賢王寇侵上郡。詔丞相灌嬰發 車騎士八萬五千人詣高奴,擊右賢王,走出塞。其秋, 濟北王興居反,使大將軍討之,皆伏誅。」

九年,大旱。

按:《漢書文帝本紀》:「九年春,大旱。」

後六年,大旱。

按《漢書文帝本紀》:「後六年夏四月,大旱蝗。令諸侯無 入貢,弛山澤,減諸服御,損郎吏員,發倉庾以賑民,民 得買爵。」 按《五行志》:「春天下大旱。先是發車騎材官 屯廣昌,是歲二月,復發材官屯隴西,後匈奴大入上 郡、雲中,烽火通長安,三將軍屯邊,又三將軍屯京師。」

景帝中三年秋大旱

按《漢書景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後二年秋,大旱。

按:《漢書景帝本紀》云云。

武帝建元四年六月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元光六年大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光六年夏,大旱蝗。」 按《五行志》, 「是歲四將軍征匈奴。」

元朔五年大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朔五年春,大旱。」 按《五行志》,「是 歲六將軍眾十餘萬征匈奴。」

元狩三年大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狩三年夏,大 旱。是歲發天下故吏,伐棘上林,穿昆明池。」

元封二年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史記封禪書》。「夏旱。公孫 卿曰:『黃帝時封,則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詔曰:『天旱 意乾封乎』』?」

元封四年,大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封四年夏,大旱,民多暍死。」 「元封六年秋,大旱,蝗。」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天漢元年夏大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天漢三年夏,大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夏,大旱。先 是貳師將軍征大宛還,元年發謫民,二年夏,三將軍 征匈奴,李陵沒,不還。」

太始二年秋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征和元年大旱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征和元年夏,大 旱。是歲發三輔騎士,閉長安城門,大搜,始治巫蠱。明 年,衛皇后、太子敗。」

昭帝始元六年大旱

按《漢書昭帝本紀》:「始元六年夏旱,大雩,不得舉火。」 按《五行志》,「始元六年,大旱。先是大鴻臚田廣明征益 州,暴師連年。」

元鳳五年夏大旱

按:《漢書昭帝本紀》云云。

宣帝本始三年大旱

按《漢書宣帝本紀》:「本始三年五月,大旱,郡國傷旱甚 者,民毋出租賦。」 按《五行志》,「本始三年夏,大旱,東西 數千里。先是五將軍眾二十萬征匈奴。」

神爵元年秋大旱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神爵元年「秋,大 旱。是歲後將軍趙充國征西羌。」

元帝初元三年夏旱

按:《漢書元帝本紀》云云。

成帝建始二年夏大旱

按:《漢書成帝本紀》云云。

鴻嘉三年夏旱

按《漢書成帝本紀》:「鴻嘉三年夏四月,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