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見則其邑大旱。」

姑逢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鴈,其 名曰《獙獙》,見則天下大旱。

女烝之山,《石膏》水出焉,「而西注於鬲水,其中多薄魚, 其狀如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餘如之澤,其 中多䱻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鴛鴦, 見則天下大旱。」

《中山經》

《鮮山》,鮮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 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神異經》

《南荒經》

「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 曰所見之國大旱,一名格子,善行市朝,眾中遇之 者,投諸廁中乃死,旱災消。《詩》曰:「旱魃為虐。」或曰:「生捕 得殺之,禍去福來。」

《春秋繁露》

《求雨》

春旱求雨,令縣邑以水日令民禱社家祀戶,無伐名 木,無斬山林,暴巫聚蛇。八日,於邑東門外為四通之 壇,方八尺,植蒼繒八,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魚八元酒, 具清酒膊脯,擇巫之清潔辨言利辭者以祝。祝齋三 日,服蒼衣,先再拜,乃跪陳。陳已,復再拜,乃起祝曰:「昊 天生五穀以養人,今五穀病,旱恐不成,敬進清酒膊 脯,再拜請雨。雨幸大澍,奉牲禱以甲乙日。為大蒼龍 一,長八丈,居中央。為小龍七,各長四丈,於東方,皆東 向,其間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齋三日,服青衣而舞 之。田嗇夫亦齋三日,服青衣而立之諸里社,通之於 閭外之溝,取五蝦蟆錯置池中,方八尺,深二尺,置水 蝦蟆焉。具清酒膊脯,祝齋三日,服蒼衣,拜跪陳祝如 初。取三歲雄雞、三歲豭豬,皆燔之於四通神宇。令闔 邑里南門置水其外;開北門其豭豬一置之。里北門 之外,市者亦置一豭豬。」聞鼓聲,皆燒豬尾,取死人骨 埋之。開山淵,積薪而燔之,決通道橋之壅塞不行者, 決潰之。幸而得雨,以豬一,酒、鹽、黍財足,以茅為席,毋 斷夏求雨。令邑以水日,家人祝竈,無舉土功。更大浚 井,暴金於壇,臼杵於術。七日,為四通之壇,於邑南門 外,方七尺,植赤繒七,其神蚩尤,祭之以赤雄雞七元 酒,具清酒膊脯。祝齋三日,服赤衣,拜跪陳祝,如春辭。 以丙丁日為大赤龍一,長七丈,居中央。又為小龍六, 各長三丈五尺,於南方皆南鄉,其間相去七尺。壯者 七人,「皆齋三日,服赤衣而舞之。司空、嗇夫亦齋三日, 服赤衣而立之,鑿而通之。閭外之溝,取五蝦蟆,錯置 里社之中,池方七尺,深一尺。酒膊祝齋,衣赤衣,拜跪 陳祝如初。取三歲雄雞豭豬燔之,四通神宇,開陰閉 陽如春,季夏禱山陵以助之。」令縣邑壹徙市於邑南 門之外,五日,禁男子無得行入市。家人祠中霤,無興 土功,聚巫市旁,為之結蓋,為四通之壇,於中央植黃 繒五,其神后稷,祭之以毋𩛆五元酒,具清酒膊脯,令 名為祝。齋三日,衣黃皆如春。祠以戊己日,為大黃龍 一,長五丈,居中央。又為小龍五,各長二丈五尺,於南 方,皆南鄉,其間相去五尺。丈夫五人,齋三日,服黃衣 而舞之。疑有脫字「五人亦齋三日,衣黃衣而立之」,亦通。 社中於閭外溝取蝦蟆池,方五尺,深一尺,他皆如前。 神農求雨,第十九日戊己不雨,命為黃龍,又為大龍。 社者舞之,季立之,又曰東方,小僮舞之,南方。牲者,西 方,沾人,北方。人舞之。秋暴巫,至九日,無舉火事,煎 金器。家人祠門為四通之壇,於邑西門之外九尺,植 白繒九,其神太昊,祭之相木魚,九元酒,具清酒膊脯, 衣白衣。他如春。以庚辛日為大白龍一,長九丈,居中 央。為小龍八,各長四丈五尺,於西方,皆西鄉,其間相 去九尺。鰥者九人,皆齋三日,服白衣而舞之。司馬亦 齋三日,衣白衣「而立之蝦蟆池,方九尺,深一尺,他皆 如前。冬儛龍六日,禱於名山以助之。家人祠,井無壅 水,為四通之壇,於邑北門之外,方六尺,植黑繒六,其 神元冥,祭之以黑狗子六元酒,具清酒膊脯。」祝齋三 日,衣黑衣,祝禮如春。以壬癸日為大黑龍一,長六丈, 居中央。為小龍五,各長三丈,於北方皆北鄉,其間相 去六尺,老者六人,皆齋三日,衣黑衣而舞之。尉亦齋 三日,服黑衣而立之。蝦蟆池如春,四時皆以水為龍, 必取潔土為之結蓋,龍成而發之。四時皆以庚子之 日,令吏民夫婦皆偶處。凡求雨之大體,丈夫欲藏匿, 女子欲和而樂。《神書》又曰:「開神山神淵,積薪夜擊鼓 譟而燔之,為其卑也。」

《止雨》

雨太多,令縣邑以土日塞水瀆絕道,蓋井,禁婦人不 得行入市。令縣鄉里皆掃社下。縣邑若丞令吏嗇夫 三人以上祝一人,鄉嗇夫若吏三人以上祝一人,里 正父老三人以上祝一人,皆齋。此下闕九十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