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2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曰窺管一,長四尺八寸,廣一寸二分,關軸在直規中;

五曰平準輪,在水臬之上,徑六尺一寸三分,圍一丈 八尺三寸九分,上刻八卦、十干、十二辰、二十四氣、七 十二候於其中,定四維日辰,正晝夜百刻。六曰黃道, 南北各去赤道二十四度,東西交於卯酉,以為日行 盈縮、月行九道之限。凡冬至日行南極,去北極一百 一十五度,故景長而寒;夏至日在赤道北二十四度, 去北極六十七度,故景短而暑。月有九道之行,歲匝 十二辰。正交出入黃道,遠不過六度,五星順留伏逆 行度之常數也。七曰赤道,與黃道等,帶天之紘,以隔 黃道,去兩極各九十一度強,黃道之交也。按《經》,東交 角宿五度少,西交奎宿一十四度強,日出于赤道外, 遠不過二十四度。冬至之日行斗宿,日入於「赤道內, 亦不過二十四度。夏至之日行井宿,及晝夜分炎涼 等,日月五星陰陽進退盈縮之常數也。」八曰「龍柱」四, 各高五尺五寸,立於平準輪下。九曰「水臬」,十字為之, 其水平滿北辰正,以置四隅,各長七尺五寸,高三寸 半,深一寸。四隅水平,則天地準。唐貞觀初,李淳風於 浚儀縣古岳臺,測北極出地高三十四度八分,差陽 城九。今測定北極高三十五度,以為常準。

按《尚書通考》,「大中祥符三年,冬官正韓顯符造銅渾 儀。其制為天輪二,一平一側,各分三百六十五度。又 為黃赤道立管於側輪中,以測日月星辰行度,皆無 差。」

仁宗皇祐三年冬十二月庚辰新作渾儀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按《律曆志》。堯敕羲和制橫 簫以考察星度。其機衡用玉。欲其燥濕不變,運動有 常。堅久而不能廢也。至於後世鑄銅為圓儀。以法天 體。自洛下閎造太初曆用渾儀。及東漢孝和帝時,太 史惟有赤道儀,歲時測候,頗有進退。帝以問典星待 詔姚崇等,皆曰「星圖有規法,日月實從黃道。今無其 器,是以失之。」至永元十五年,賈逵始設黃道儀。桓帝 延熹七年,張衡更制之,以四分為度。其後陸績、王蕃、 孔挺、斛蘭、梁令瓚、李淳風並嘗制作。五代亂亡,遺法 蕩然矣。真宗祥符初,韓顯符作渾儀,但遊儀雙環夾 望筩旋轉,而黃、赤道相固不動。皇祐初,又命日官舒 易簡、於淵、周琮等,參用淳風、令瓚之制,改鑄黃道渾 儀,又為漏刻圭表,詔翰林學士錢明逸詳其法,內侍 麥允言總其工。既成,置渾儀於翰林天文院之候臺, 漏刻於文德殿之鐘鼓樓,圭表於司天監。帝為製《渾 儀總要》十卷,論前代得失,已而留中不出。今具黃道 遊儀之法,著於此焉。

第一重,名「六合儀。」陽經雙環,外圍二丈三尺二寸八 分,直徑七尺七寸六分,闊六寸,厚六分。南北並立,兩 面各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少強,北極出地三十五 度少強。陰緯單環,外圍徑、闊與《陽經》雙環等,外厚二 寸五分,內厚一寸九分。上列十幹、十二支、八卦方位, 以正地形。上有池,沿環流轉,以定平準。《天常》單環,外 圍二丈四寸六分,直徑六尺八寸二分,闊厚一寸二 分。上列十幹、十二支、四維時刻之數,以測辰刻,與陽 經陰緯環相固,如卵之殼幕然。

第二重名「三辰儀」璇璣雙環,外圍一丈九尺五寸六 分,直徑六尺五寸二分,闊一寸四分,厚一寸,兩面各 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少強。作二樞對兩極。赤道單 環,外圍一丈九尺六寸八分,直徑六尺五寸六分,闊 一寸一分,厚六分。上列二十八宿距度,周天三百六 十五度少強,附于璇璣之上。黃道單環,外圍一丈九 尺二分,直徑六尺三寸四分,闊一寸二分,厚一寸。上 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少強。均分二十四氣、七十二 候、六十四卦、三百六十策,出入赤道二十四度,與赤 道相交,每歲退差一分有餘。」白道單環,外圍一丈八 尺六寸三分,直徑六尺二寸一分,闊一寸一分,厚五 分。上列交度,置於黃道環中,入黃道六度。每一交終, 退行黃道一度半弱,皆旋轉於六合之內。

第三重,名「四遊儀。」璇樞雙環,外圍一丈八尺二寸一 分,直徑六尺七分,闊二寸,厚七分。兩面各列周天三 百六十五度少強,挾直距以對樞軸,東西轉運於三 辰儀內,以格星度。橫簫望筩,長五尺七寸,外方內圓, 中通望孔,直徑六分,周於日輪,在璇樞直距之中,使 南北遊仰,以窺辰宿,無所不至。十字水平槽,長九尺 四寸八分,首闊一尺二寸七分,身闊九寸二分,高七 尺;水槽闊一寸,深八分;四柱各長六尺七寸八分,植 於水槽之末,以輔天體,皆以銅為之。乃格七曜遠近 盈縮,以知晝夜長短之效。其所測二十八舍距度,著 於後。其周天星入宿去極所主吉凶,則具在《天文志》。 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六度,房五度;心四度,尾十九 度,箕十度,斗二十五度,牛七度,女十一度,虛十度,危 十六度,室十七度,壁九度,奎十六度,婁十二度,胃十 五度,昴十一度,畢十八度,觜一度,參十度,井三十四 度,鬼二度,柳十四度,星七度,張十八度,翼十八度,軫 十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