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2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為冬至之日道,南下去地三十一度而已。是夏至日北去極六十七度,春秋分去極九十一度,冬至去極一百一十五度,此其大率也。」 其南北極持其兩端,其天與日月星宿斜而迴轉,此必古有其法,遭秦而滅。至漢武帝時,洛下閎始經營之,鮮于妄人,又量度之,至宣帝時,耿壽昌始鑄銅而為之象。宋錢樂之又鑄銅作渾天儀。衡長八尺,孔徑一寸。璣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轉而望之,以知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璣玉衡之遺法也。歷代以來,其法漸密。本朝因之,為儀三重,其在外曰「六合儀」 ,平置黑單環,上刻十二辰八千四隅在地之位,以「準地面而定四方。側立黑雙環,背刻去極度數,以中分天脊,直跨地平,使其半入地下,而結於其子午,以為《天經》。斜倚赤單環,背刻赤道度數,以平分天腹,橫繞天經,亦使半出地上,半入地下,而結於其卯酉,以為天緯。」 三環表裡相結不動。其《天經》之環,則南北二極皆為圓軸,虛中而內向,以挈三辰四遊之環,以其上下四方於是可考,故曰「六合次。」 其內曰三辰儀,側立黑雙環,亦刻去極度數。外貫《天經》之軸,內挈黃赤二道。其赤道則為赤單環,外依天緯,亦刻宿度,而結於黑雙環之卯酉。其黃道則為黃單環,亦刻宿度,而又斜倚於赤道之腹,以交結於卯酉,而半入其內,以為春分後之日軌;半出其外,以為秋分後之日軌。又為白單環,以承其交,使不傾墊。下設機輪,以水激之,使其日夜隨天東西運轉,以象天行。以其日月星辰於是可考,故曰「三辰。」 其最在內者曰四遊儀,亦為黑雙環,如三辰儀之制,以貫《天經》之軸。其環之內,則兩面當中各施直距,外指兩軸而當其要。中之內面,又為小「窾,以受玉衡要中之小軸,使衡既得隨環東西運轉,又可隨處南北低昂,以待占候者之仰窺焉。以其東西南北無不周遍,故曰四遊。」 此其法之大略也。沈括曰:「舊法規環一面刻周天度,一面加銀丁,蓋以夜候天晦,不可目察,則以手切之也。」 古人以璿飾璣,疑亦為此。今太史局祕書省銅儀,制極精緻,亦以銅丁為之。曆家又以北斗魁四星為璣,杓三星為衡。今詳《經》文簡質,不應「北斗」 二字乃用寓名,恐未必然。姑存其說,以廣異聞。

按《路史》注:「堯曆象立其數,舜璣衡立其器。璿生於淵, 月魄終焉,陰精之純也;玉生於山,虹氣藏焉,陽精之 純也。璣運於上,以璿為之衡望乎下,以玉為之取則 乎陰陽之運也。」《說苑》璿璣謂北辰勾陳樞星,以其魁 杓所指之十八宿,為吉凶禍福列舍盈縮之占云。

武帝太初元年立晷儀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律曆志》,武帝元封七年, 詔以「七年」為元年。李奇曰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遂詔議造「《漢曆》。 迺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 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躔、離、弦、朢。」

按《尚書通考》:「《前漢洛下閎》為漢武帝於地中轉渾天 定時節,作《太初曆》。」

後漢

和帝永元十五年造黃道銅儀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不載。按《律曆志》,永元十五年 七月甲辰,詔書造太史黃道銅儀,以角為十三度,亢 十,氐十六,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斗二十四四分度 之一,牽牛七,須女十一,虛十,危十六,營室十八,東壁 十,奎十七,婁十二,胃十五,昴十二,畢十六,觜三,參八, 東井三十,輿鬼四,柳十四,星七,張十七,翼十九,軫十 八,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按《隋書天文志》:「永元十五年,詔左中郎將賈逵乃始 造太史黃道銅儀。」

順帝陽嘉元年張衡造候風地動儀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按《張衡傳》,「陽嘉元年,造 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 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 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 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 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 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徵。後 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桓帝延熹七年太史令張衡作渾天儀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不載。按《張衡傳》:「衡善機巧,尤 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筭。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 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覈陰陽,妙盡璇璣 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按張衡《本集渾儀》說,「赤道橫帶渾天之腹,去極九十 一度十分之五,黃道斜帶其腹,出赤道表裡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