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2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尚有不遵典刑,獸習推步。眷茲所學,幸遇休明,慕劉 氏之高蹤,仰張衡之舊業。既而秋槎將泛,知河漢之 明梭;太白初高,識將軍之出戰。雖災祥之屢犯,在徵 應之可憑,若彝典以斯違,亦公途而難舍。」有司情惟 糾慝,志切繩違。告為妖疑,事恐乖於五聽;科其犯禁, 誠有葉於《三章》。

習星曆判         薛重暉

藝術多端,陰陽不測,吉凶潛運,倚伏難明。預曉災祥, 子產稱博通之首;逆窮否泰,裨竈為廣學之宗。是知 羽駕奔星,初平言七日之會;乘槎上漢,嚴君定八月 之期。習學之規,枝無妨於紀曆;屢會之禮,法禁言於 吉凶。有司嫉惡居心,繩愆軫慮,恐或彝憲,劾以為妖, 冀必靜於金科,庶不刑於玉律。眷言執旨,雖款載於 天文,審事語情實恐迷於至理,即定刑罰,恐失平反, 庶誥有司,方期後斷。

習星曆判         褚廷詢

和氏命官,疇人繼職,裁度曆數,辨正陰陽。雖日月星 辰,無幽不燭,而吉凶性命,象在其中。所以班固題篇, 編而作志;馬遷著史,取以成書。安可私議災祥,公違 典憲?仰秦儀而雖隔,瞻漢綱而斯存。豈得日用不知, 都勞帝力,天文妄習,仍委國刑。宜峻典彝,以申平反。

習星曆判         徐楚望

大君有位,北辰列象,庶官分職,南正司天。和玉燭而 調四時,制銅儀而稽六合。是則官修其業,物有其方, 彼何人斯,而言曆數?假使道高王朔,學富唐都,徒取 衒於人間,故無聞於代掌。多識前載,方期為已,役成 稱賤,寧是潤身?眷彼司存,行聞糾慝。語其察變,應援 石氏之經;會以吉凶,合引班生之志。誡其偏習,宜肅 「正刑。」

曆生失度判         李昂

曆生失秒忽之度

《鳳皇司曆象》。「謀託算,象生有數,感而遂通。邈探渾 元,是知元妙」,眇睹雲物,必在精微。情至紛擾,則他想 交亂;形質濁穢,則寄鑒不明。焉可以見天地之心,窮 鬼神之狀,幽變未測,孰辨端倪,相彼曆生,跡參日御, 臺觀是忝,泉蒙未豁,唐都不作,糟粕誰傳?趙達何追? 菁華莫繼,失秒忽之度。曷以敬授人時,若歸奇於扐, 履端於始,則毫「釐不爽,《黍累》無愆。」如或未精,法將焉 捨。

又             前人

瞻乎曆生,跡編太史,按黃鐘之妙算,玉管非工;察緹 幕之微灰,銅儀罕究。今者三元奧術,尚懵履端之明; 六律幽源,未達歸餘之數。失之《黍忽》,糾以簡孚,誠櫝 龜之見毀,豈書馬而致誤?不堪敬授,將亂甲乙,頗異 太初之差,宜正羲和之罪。

曆生失度判        王冷然

「律呂之本,今古攸尚。周行殷曆,孔子於是興嗟;漢襲 秦正,劉歆以之條奏:莫不考於經傳,稽之氣象。惟彼 曆生,稱明算法,理辨銅壺曉唱,則聽雞鳴;玉斗夜迴, 方看蟻轉。何得輕於秒忽,失以毫釐?」裨竈多言,豈知 天道?羲和廢職,幾亂人時。遂令太史罷占,疇人廢業, 陸佐公之漏刻,莫見新成;張平子之渾儀,但聞虛設。 「既失推蓂之典,何逃《寘棘》之刑。」

先王正時令賦以四時漸差置閏以正為韻 陳昌言

天序運氣,王統時紀,欽若是授人之初,履端為步曆 之始,欲正時而罔忒,非置閏其何以?伊昔陶唐,五帝 之世,申明推策之術,表錫落蓂之異,羲和之職既分, 曆象之文始備。於其寅亮帝圖,式昭天事,其則伊邇, 其猷孔嘉。日月運行,故有遲速之異;晦朔循軌,因為 大小之差。立分至則寒暑不忒,積餘日而盈虧匪賒。 且正者王之丕訓,時者天之大信。正得其序,則向離 而御乾;時失其經,則夏雹而冬震。人殃於疫,年不為 順。故時不得不正,歲不得不閏也。昔《周禮》在魯,曆法 可推,官或尸位,閏則迷時。良史為之追正,議士為之 興辭。俾夫司曆法者,罔或二事,建皇極者於焉慎思。 則序不𠍴而事不悖,沴可伏而祥可期。我唐百王居 盛,九葉伊聖,昧爽無忘乎順序,動息必繇乎時令。茲 歲也,當仲秋而歸餘;居位也,闔左扉以舒政。化災為 祥,紆憂作慶。南山之壽,閏月而潛弘;北戶之甿,重譯 而歸正。於時金風半肅,雕雲乍斂,野樹丹舒,遙峰翠 點。燕溟海以馳歸,鴻朔漠而方漸。正時之文,存乎往 志。舍之則玉燭不調,「得之則《銅儀安》次。可以使四方 稟朔之君,萬代守文之士,知我正往曆奉天時而置 也。」

 閏賦            張季友

閏之所起,自曆而推,得餘日於終歲,爰稽候於正時。 其始也,日之行而疾,月之行而遲,躔次周流,運將窮 矣。毫釐奸度,失是遠而「不歸餘,何以定一歲之曆?不 小正,何以序四時之紀?」於是太史授事,羲和敬理,以 日繫月,積三年而成。原始要終,豈周月而已?天時由 之而式敘,國令於焉而合軌。春生夏長,不失其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