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2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已有重、黎二官,故可得而述。是以欽昊天,協時月,必

首於堯舜之典;敘九章,用五紀,亦冠於周宗之書。則 知履端受命,斯為本也。我國家侔天地以制法,統陰 陽以立極,恭惟烈祖,嘗所盡心。載誕神人,協成曆象。 太史究洛閎之術,大惠極容成之妙。而體聖創制,賾 隱窮神,順時氣之發斂,考星度之疏密,故亦窮變化, 洞窈冥矣。然後陰陽和,刑罰清,八風之敘立,萬物之 序成。累聖纘緒,必更紀曆,推體元居正之道,彰敬授 惟新之法,斯舊典也,曷敢廢乎?朕以菲薄,未明至理, 荷祖宗之耿光,守聖人之大寶,深懼不德,獲戾於上 元。感《易象》之隨時,懷禮經之聽朔。又嘗覽漢丞相魏 弱翁之奏,以為帝王法天地、順四時,以理國家,是奉 宗廟、安天下之大禮也。爰命太史,洎乎疇人,候朢於 清臺,論思於別殿,究以微妙,考其禎祥。觀渾儀以見 天心,視圭景而知日至。則八卦之氣不雜,百工之職 允釐。豈必於記鳳威之晨,晦明無爽;候仙蓂之莢,弦 朢不𠍴。今勒成三十四卷,命之曰《長慶宣明曆》。承唐 「堯授人之規,庶於是矣。效軒后合符之驗,非所企焉。」 因敘制作之由,在乎篇首。

開元大衍曆序        張說

特進、集賢院學士、修國史、上柱國、燕國公臣張說言: 「曆者,先王以明時授人,敬天育物者也。辰極恆居,斗 運不息,晦朔相推而變月,寒暑往來而成歲。日月右 轉,周天之度啟,星辰左旋,正時之氣合。積餘分而置 閏,配甲子而設蔀,鳳鳥為司,疇人受職。分分而加之 者,百鈞必過;毫毫而減之者,千里必差。何則?古法存」 而其人異也。不有大聖,孰能起之?伏惟開元神武皇 帝陛下欽崇天道,慎徽月令,受命再新,改制創曆。十 有三祀,詔沙門一行,上本軒、頊、夏、殷、周、魯五王一侯 之遺式,下集《太初》至於《麟德》二十三家之眾議,比其 異同,課其疏密,或前疑而後定,或始會而終乖。振古 未探之象,必發揮於神算;大鈞不測之氣,盡覼縷於 天聰。乃更審日晷之短長,度星間之廣狹,繩九道之 脁朒,糾五精之進退。參《大衍》天地之數,綜八卦六爻 之序。一轍於文王也,覈《春秋》交蝕之辰,研九疇五紀 之奧;同符於孔子也。抒軸萬象,優遊四載,奏章朝竟, 一行夕落。臣說奉詔金門,成書策府,先有理曆,陳景 善算趙昇首尾參元之言,接承轉籌之意,因而緝合 編次,勒成一部,名曰《開元大衍曆經》。七章一卷,《長曆》 三卷,《曆議》十卷,《立成法》十二卷,《天竺九執曆》一卷,《今 古曆書》二十四卷,《略例奏章》一卷,凡五十二卷。所以 貫三才,周萬物,窮數術,先鬼神。稱「制曰」者,即聖人顧 訪之旨;標「謹按」者,是曆家進退之詞,非軒后至聖不 啟履端之業,非容成詣極,不就歸餘之經。據其圖也, 七政之天心不遠;守其術也,千歲之日月可知。蓋中 黃之寶符,太紫之神器者也。謹以十六年八月端午, 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紀之辰,當一元之出符,獻萬 壽之新曆。伏望藏之書殿,錄於記言,掌之太史,頒於 司曆。制曰:「可。」

賀示曆書          前人

臣某等言:「內侍尹鳳翔至,奉宣聖旨,內出新撰《曆書》 二十五卷以示。」臣等竊窺深奧,仰觀英華,涉海登山, 罔知攸際。臣聞唐堯光宅,順昊天而定四時;虞舜登 庸,在璿衡而齊七政。伏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陛下 至德廣運,文明睿哲,道冠生知,與神合契。備往聖之 能事,紹昔王之闕典;發揮《易》象,以應乘乾之時。考正 曆書,更表履端之始。上包二帝,下括三王,徵晷運之 盈虛,究推步之疏密。備稽氣象,載躔《坎》離,三辰順軌 而更明,五緯合度而增煥。是使天地貞觀,神人允諧, 唐虞舊章,於斯重睹。臣等幸陪書府,得預朝門,抃躍 之情,實萬恆品。奉表陳賀以聞。

習星曆判          闕名

得甲稱「人有習星曆,屬會吉凶。」 有司劾以為妖,疑云《天文志》所載,不伏。

南正司天,北辰列象。昭回可議,坐徵《雲漢》之詩;曆數 難推,自合史官之序。當今銅渾設範,五衡齊政,四甿 各業,庶績其凝。舉而推之,雖頗會於終吉;子不語怪, 竟貽咎於為妖。彼何人斯?獨探幽說。然古人垂教,良 史屬詞。重黎掌日,得唐堯之躔次;甘公言星,明漢家 之曆象。遐覽前志,事有職司,攻乎異端,誰任其罰?請 「寘霜典,無取星占。」

習星曆判         郭休賢

天道非遠,人情難測,俯察仰觀,知來藏往。顧惟所習, 頗曰常途。取則四時,識乘蛇之度數;明諸六曆,辨迴 蟻之循環。習洛閎之平生,得陵渠之志事。既知休咎, 同入精微,攻乎異端,自貽伊慼。必若門傳良冶,亦觀 過而知仁。如其職異清臺,乃欽哉而難卹。劾為妖妄, 何太忽諸?引以天文,表聞其可。

習星曆判          韋恆

「元象垂文,星辰作範,休咎之徵斯在,吉凶之跡可明。 祕以人倫,得之邦國。既河長而山久,亦自古而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