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坐誦書,老人乃吹杖端煙燃,因以見向,授五行洪範 之文,恐詞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 而去,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 有博學者,下而觀焉。」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圖之 書,曰:「余略授子焉。」

《漢書劉向傳》:「向為人簡易,廉靖樂道,專積思於經術, 晝誦《書》傳,夜觀星宿,或不寐達旦。」

《王莽傳》:天鳳三年十月戊辰,王路朱鳥門鳴,晝夜不 絕。崔發等曰:「虞帝闢四門,通四聰。門鳴者,明當修先 聖之禮,招四方之士也。」於是令群臣皆賀,所舉四行, 從朱鳥門入而對策焉。

《搜神記》:漢時弘農楊寶,年九歲,至華陰山北,見一大 雀,為鴟梟所搏,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見愍之,取 歸置巾箱中,食以黃花,百餘日毛羽成,朝去暮還,一 夕三更,寶讀未臥,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 母使者,使蓬萊,不慎,為鴟梟所搏,君仁愛見拯,實感 盛德。」乃以白環四枚與寶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 事,當如此環。

《古今注》:漢魏弘為閿鄉嗇夫,夜宿一津,逢故人四顧 荒郊無酒可沽,因以錢投水中,盡夕酣暢,因名「沈釀 川。」

《朝野僉載》:「漢時,鄢縣南門兩扇忽開忽閉,一聲稱鴛, 一聲稱鴦,晨夕開閉,聲聞京師。漢末惡之,令毀其門, 兩扇化為鴛鴦,相隨飛去。後改鄢縣為晏城縣。」 《三輔黃圖》:「未央宮漸臺西有桂宮,中有光明殿,皆金 玉珠璣為簾箔,處處明月珠,金陛玉階,晝夜光明。」 《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帝每旦視朝,日側迺罷,數引公 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迺寐,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會稽典錄》:「嚴遵字子陵,建武五年,詔召遵設樂陽明 殿,命宴會,暮留宿。」其夜,客星犯天子宿。

《拾遺記》:郭況,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數億,家僮四百 餘人,以黃金為器,工冶之聲,震於都鄙,時人謂郭氏 之室,不雨而雷,言其鑄鍜之聲盛也。庭中起高閣長 廡,置衡石於其上,以稱量珠玉。閣下有藏金窟,列武 士衛之,錯雜寶以飾臺榭,縣明珠於四垂,晝視如星, 夜望如月。里語曰:「洛陽多錢郭氏室,夜月晝星富無」 匹,其寵者皆以玉器盛食,故《東京》謂郭家為「瓊廚金 穴。」況小心畏慎,雖居富勢,閉門優游,未曾干世事為 一之智也。 《後漢書。郅惲傳》:惲為上東城門候。帝嘗出獵,車駕夜 還,惲拒關不開。帝令從者見面於門間,惲曰:「火明遼 遠。」遂不受詔。帝迺迴,從東中門入。明日,惲上書諫,賜 布百匹。

《尹敏傳》:「敏與班彪親善,每相過,輒日旰忘食,夜分不 寢,自以為鍾期、伯牙、莊周、惠施之相得也。」

《拾遺記》:「賈逵年五歲,明慧過人。其姊聞鄰中讀書,旦 夕抱逵隔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至年十 歲,乃暗誦六經。」

漢明帝月夜宴群臣於照園,大官進櫻桃,以赤瑛為 盤,賜群臣。月下視之,盤與櫻桃一色。群臣皆笑,云「是 空盤。」

《後漢書廉范傳》:「范遷蜀郡太守,成都民物豐盛,邑宇 逼側,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隱蔽,燒者日 屬。范乃毀削先令,但嚴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 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 褲』。」

《鍾離意傳》:「藥崧者,河內人,天性朴忠,家貧為郎,嘗獨 直臺上,無被枕杫,食糟糠。帝每夜入臺,輒見崧,問其 故,甚嘉之。自此詔大官賜尚書以下朝夕餐給帷被 皂袍及侍史二人。」

《律曆志》:「永元十四年十一月甲寅,詔曰:『告司徒司空, 漏所以節時分,定昏明,昏明長短,起於日去極遠近, 日道周,不可以計率分,當據儀度,下參晷景。今官漏 以計率分昏明九日增減一刻,違失其實,至為疏數 以耦法。太史待詔霍融上言,不與天相應。太常史官 運儀下水官,漏失天者至三刻,以晷景為刻少所違 失,密近有驗。今下晷景漏刻四十八箭立成斧官府 當用者,計吏到班,予四十八箭。文多故魁取二十四 氣日所在,并黃道去極、晷景漏刻、昏明中星刻於下』。」 桓譚《新論》:「博士弟子韓生遭三夜有奇夢,來以問人, 人教晨起廁中祝之。三旦人告以為祝詛,捕治,數日 死。」

《後漢書曹褒傳》:「褒少篤志,博雅疏通,常憾朝廷制度 未備,慕叔孫通漢禮儀,晝夜研精,沉吟專思,寢則懷 抱筆札,行則誦習文書,當其念至,忘所之適。」

《三輔決錄》:「馮豹為尚書郎,每奏事未報,常伏省闥下, 或自昏至明。天子默使人持被覆之。」

《後漢書班固傳》:「肅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數入讀書 禁中,或連日繼夜,每行巡狩,輒獻上賦頌。」

《和熹鄧皇后本紀》:后六歲能史書,十二通《詩》《論語》。諸 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志在典籍,不問居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