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擊持行。」

《禮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祠太一於甘泉,就乾位也。 祭后土於汾陰澤中,方丘也。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 趙、代、秦、楚之謳。」

《郊祀志》:「皇帝始郊見泰一雲陽,有司奉瑄玉嘉牲薦 饗,是夜有美光,及晝,黃氣上屬天。」

《洞冥記》:「元光中,帝起壽靈壇,高八尺,帝使董謁乘雲 霞之輦以昇壇。至夜三更,聞野雞鳴,忽如曙,西王母 駕元鸞歌春歸樂,謁乃聞王母歌聲而不見其形,歌 聲繞梁三匝乃止。壇旁草樹枝葉或翻或動,歌之感 也。」

《漢書武帝本紀》:「元封四年,祠后土,詔曰:朕躬祭后土, 地祇見光,集於靈壇,一夜三燭。」

《漢官儀》:「元封封禪,晝有白氣,夜有赤光。」

公車司馬「掌殿」司馬門夜徼宮中。

尚書郎入直臺中,供新青縑「白綾被或錦被,晝夜更 宿,帷帳畫通,中枕臥旃蓐,冬夏隨時改易。」

《漢舊儀》:黃門郎屬黃門令,日暮入,對青瑣門拜,名曰 「夕郎。」

「奉璽書使者愛馳傳。」其驛騎也。三騎晝夜行,千里為 程。

「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 丙夜、丁夜、戊夜。

《雍錄》:漢世給事中,夕入青瑣門對拜。師古曰:「青瑣者, 為連瑣文而青塗也。」

《洞冥記》有夢艸,似蒲,色紅,晝縮入地,夜則出,亦名「懷 夢。」懷其葉,則知夢之吉凶,立驗也。帝思李夫人之容 不可得,朔乃獻一枝,帝懷之,夜果夢夫人,因改曰「懷 夢艸。」

帝好微行,於長安城西,夜見一螭遊於路。董謁曰:「昔 桀媚末,喜於膝上以金簪貫玉螭腹為戲,今螭腹餘 金簪穿痕,得非此耶?」曰:「白龍魚鱗網者食之。」帝曰:「試 我也。」

帝常得丹豹之髓、白鳳之膏,磨青錫為屑,以蘇油和 之,照於神壇。夜暴雨,光不滅,有雙蛾如蜂赴火,侍者 舉麟鬚拂拂之。

帝常見彗星,東方朔折指星之木以授帝,帝以木指 彗星,星尋則沒也。星出之夜,野獸皆鳴,《別說》謂之《獸 鳴星》。

影娥池中有鼊龜,望其群出岸上,如連璧,弄於沙岸 也。故《語》曰:「夜未央,待龜黃。」

東方朔曰:「『臣遊北極,至種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 龍銜燭火,以照山之四極,亦有園囿池苑,皆植異木 異草。有明莖草,夜如金燈,折枝為炬,照見鬼物之形。 仙人甯封常服此草,於夜暝時,轉見腹光通外,亦名 洞冥草』。帝令剉此草為泥,以塗雲明之館,夜坐此館, 不加燈燭,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東方朔傳》:郭舍人曰:「客從東方來,歌謳且行,不從門 入,踰我垣牆,遊戲中庭,上入殿堂,擊之拍拍,死者穰 穰,格𩰚而死,主人被創,是何物也?朔曰:利喙細身,晝 亡夜存,嗜肉惡煙,為指掌所捫,臣朔愚戇,名之曰蚊, 舍人辭窮,當復脫褌。」

《漢書主父偃傳》:「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時徐樂、 嚴安亦俱上書言世務。書奏,上召見三人,謂曰:『公皆 安在?何相見之晚也』?」

《洞冥記》:「郭瓊,東郡人也。形貌醜劣,而意度過人。曾宿 人家,乞薪自照,讀書晝眼,眼不閉,行地無跡。帝聞其 異徵焉。」

賈氏《說林》李陵為單于圍,夜半使郭超吹笛,聲多悲 慘,人皆流涕,解圍北走。

《宋書符瑞志》:「昭帝元鳳二年正月,太山萊蕪山南民 夜聞訩訩有數千人聲,晨往視之,見大石自立,高丈 五尺,大三十八圍,入地八尺,三石為足。立後白鳥數 千集其傍。」

《成都舊事》:「王吉夜夢一蟛蜝在都亭作人語曰:『我翌 日當舍此』。吉覺異之,使於都亭候之。司馬長卿至,吉 曰:『此人文章當橫行一世,天下因呼蟛蜝為長卿』。」 《漢書丙吉傳》:「吉子顯嘗從祠高廟,至夕牲日,乃使出 取齋衣。」未祭一日,其夕展視牲具,謂之夕牲。 《會稽記》:「射的山南有白鶴山,此鶴為仙人取箭。漢太 尉鄭弘嘗采薪得一遺箭,頃有人覓弘還之,問何所 欲,弘識其神人也,常患若耶溪載薪為難,願旦南風, 暮北風。後果然,故若耶溪風至今猶然,呼為鄭公風。」 《漢書。朱博傳》:「御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 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

《敘傳》:「時上方鄉學鄭寬中、張禹朝夕入說《尚書》《論語》 於金華殿中,詔伯受焉。」

《西京雜記》:「成帝時,交趾越嶲獻長鳴雞。伺雞晨即下 漏,驗之晷刻無差,雞長鳴則一食頃不絕。」

《三輔黃圖》:劉向於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 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見向暗中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