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呂氏春秋慎小篇》:「吳起治西河,欲諭其信于民,夜日 置表于南」門之外,令于邑中曰:「明日有人僨南門之 外表者仕長大夫。」明日日晏矣,莫有僨表者,民相謂 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試往僨表,不得賞而已,何傷?」 往僨表,來謁吳起。吳起自見而出,仕之長大夫。夜日 又復立表,又令于邑中如前。邑人守門爭表,表加植, 不得所賞。自是之後,民信吳起之賞罰。

《戰國策》:莫敖子華對楚威王曰:「昔令尹子文未明而 入於朝,日晦而歸食,朝不謀夕,無一月之積。故彼廉 其爵,貧其身,以憂社稷者,令尹子文也。」

孟嘗君逐于齊而復反《譚拾子》曰:「請以市喻。市朝則 滿,夕則虛,非朝愛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願君勿怨。」

《春秋後語》:「蘇秦歸周雖多蓄,亦何以為?」于是夜發書 篋數十,得《周書》《陰符》而讀之。欲睡,引錐刺股,血流至 踝。暮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說當世之君矣。」

《漢書刑法志》:「秦始皇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程 決事,日縣石之一。」

《高帝本紀》:高帝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 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願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 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為兩道開行數里,醉困臥。後人 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嫗曰:「人殺吾 子。」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 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故哭。」

《史記留侯世家》:良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嘗閒從容步 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 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 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 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 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 「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 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 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 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 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風俗通義》:韓信嘗從南昌亭長食數月,亭長妻患之, 乃晨早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意,遂絕去。 《史記淮陰侯傳》:信與張耳以兵數萬,欲東下井陘擊 趙。未至井陘口三十里止舍,夜半傳發,選輕騎二千 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 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令其 裨」將傳飧曰:「今日破趙會食。」諸將皆莫信,詳應曰:「諾。」 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平旦, 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 良久,信耳佯走水上軍,趙果空壁逐信耳。信耳已入 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信所出奇兵,共馳入趙壁,拔趙 幟,立漢赤幟。趙軍已不勝,欲還歸壁,壁皆漢幟,大驚 兵遂亂。

《漢書項籍傳》:「籍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 夜行。」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時,欲求見齊相曹參,家 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夜掃齊相舍人門外。相舍人 怪之,以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願見相公,無因故為 子掃,欲以求見。於是舍人見勃曹參,因以為舍人』。」 《漢書賈誼傳》:「文帝思誼,徵之至,入見。上方受釐,坐宣 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誼具道所以然之 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 過之,今不及也。」

《西京雜記》:「積草池中有珊瑚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 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條,是南越王趙佗所獻,號為烽 火樹,至夜光景常欲然。」

《漢書鄭當時傳》:「當時,孝景時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 沐,常置驛馬長安諸郊,請謝賓客,夜以繼日,至明旦, 常恐不遍。」

《史記李廣傳》:「匈奴大入上郡,廣從百騎望匈奴。有數 千騎見廣,以為誘敵,皆驚上山陳。廣令諸騎皆下馬 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有白馬將出護其兵,廣上 馬與十餘騎奔射殺白馬將,而復還其騎中解鞍,令 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 以為漢有伏軍於旁,欲夜取之,皆引兵去。平旦,廣乃」 歸其大軍。

廣居家數歲,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 中射獵。常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 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 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 西太守,敗韓將軍。韓將軍後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 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 斬之。

《漢書李廣傳》注:「刁斗,以銅作鐎,受一斗,晝炊飯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