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聲,願與夫子樂之。」晏子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 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於司馬穰苴之家」,前驅款 門,曰:「君至。」穰苴介冑操戟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兵 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酒 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將軍樂之。」穰苴對曰:「夫布薦 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於梁丘據之 家。」前驅款門曰:「君至。」梁丘據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 出。公曰:「樂哉,今夕吾飲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國? 微此一臣者,何以樂吾身?」君子曰:「聖賢之君皆有益 友,無偷樂之臣。」景公弗能及,故兩用之,僅得不亡。 晏子飲景公酒,日暮,公呼具火,晏子辭曰:「『《詩》云:『側弁 之俄』,言失德也;屢舞傞傞』,言失容也。既醉以酒,既飽 以德,既醉而出,並受其福,賓主之禮也。醉而不出,是 謂伐德,賓之罪也。嬰已卜其日,未卜其夜。」公曰:「善。」舉 酒祭之,再拜而出。

《說苑》:景公畋於梧丘,夜猶蚤,公姑坐睡,而夢有五丈 夫北面倖盧,稱無罪焉。公覺,召晏子而告其所夢。公 曰:「我其嘗殺不辜而誅無罪耶?」晏子對曰:「昔者先君 靈公畋,五丈夫罟而駭獸,故殺之。斷其首而葬之。」曰: 「五丈夫之丘,其此耶!」公令人掘而求之,則五頭同穴 而存焉。公曰:「嘻!」令吏葬之。國人不知其夢也,曰:「君憫 白骨,而況於生者乎?不遺餘力矣,不釋餘智矣。」故曰: 「人君之為善易矣。」

景差相鄭,鄭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脛寒,後景差過之, 下陪乘而載之,覆以上衽。晉叔向聞之,曰:「景子為人 國相,豈不固哉?吾聞良吏居之三月而溝渠修,十月 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況人乎?」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 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 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 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公曰:「善哉!」

《左傳》:「公鉏為馬正,敬共朝夕,恪居官次。」

《繞角》之役,晉將遁矣。析公曰:「楚師輕窕,易震蕩也。若 多鼓鈞聲,以夜軍之,楚師必遁。」晉人從之,楚師宵潰。 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毁鄉校如 何?」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 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 也,若之何毀之?」

《列子楊朱篇》:「子產相鄭,有弟曰公孫穆,後庭比房數 十,皆擇稚齒婑媠者以盈之。方其眈於色也,屏親昵, 絕交游,逃於後庭,以晝足夜,三月一出,意猶未愜。」 《列女傳》:衛靈公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 過闕復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為誰』?夫人曰:『此蘧伯 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 今伯玉,衛之賢大夫也,敬於事上,必不以闇昧廢禮, 是以知之。」使人視之,果伯玉。

《左傳》:吳伐楚,戰於長岸,大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吳 公子光使長鬣者三人潛伏於舟側,曰:「我呼餘皇則 對。師夜從之。」三呼皆迭對,楚師亂,吳人大敗之,取餘 皇以歸。

《越絕書》:子胥乃南奔吳,至江上,見漁者曰:「來渡我。」漁 者知其非常人也,欲往渡之,恐人知之,歌而往過之 曰:「日昭昭,侵以施,與」子期甫蘆之碕,子胥即從漁者 之蘆碕。日入,漁者復歌往曰:「心中目施,子可渡河,何 為不出?」船到即載入船而伏。

《拾遺記》:越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一名修明,以貢於 吳。吳處以椒華之房,貫細珠為簾幌,朝下以蔽景,夕 捲以待月。二人當軒並坐,理鏡靚妝於珠幌之內,竊 窺者莫不動心驚魂,謂之「神人。」

《吳越春秋》:「闔閭治姑蘇之臺,旦食䱉山,晝遊蘇臺,射 於鷗陂,馳於遊臺。」

越王念「《復吳讎》,非一日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中夜 潛泣,泣而復嘯。」

《國語》:「吳王起師,軍於江北,越王軍於江南。越王乃中 分其師以為左右軍,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 明日將舟戰於江。及昏,乃令左軍銜枚泝江五里以 須,亦令右軍銜枚踰江五里以須。夜中,乃令左軍、右 軍涉江鳴鼓中水以須。吳師聞之大駭。」

《左傳》:「昭王在隨,申包胥如秦乞師,秦伯使辭焉,立依 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 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

楚子圍蔡,里而栽,廣丈高倍夫屯,晝夜九日,如子西 之素。「夫猶兵也,壘未成,故令人在壘裏屯守。」蔡子 西本計為壘當用九日而成。

《列子·殷湯篇》: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𩰚,問其故,一兒 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 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 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 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