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夜漏未盡,雞鳴時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興。」

《巾車》:「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訂義鄭康成曰:「雞人主呼 旦,鳴鈴以和之,聲且警眾。」

《夏官》:「掌固,晝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鼜以號戒。」訂義易 氏曰:「此掌固所設之法,非其自巡也。晝三巡,則察其 部伍之失次者,夜事尤謹,故亦如之。」劉執中曰:「夜則 不見其三巡,故以鼜及號為信也。」

《挈壺氏》:「凡軍事,縣壺以序,聚𣝔以水火守之,分以日 夜。」訂義王昭禹曰:「縣壺以盛水,分刻漏也。」鄭康成曰:「擊 𣝔,兩木相敲,行夜時也。」鄭鍔曰:「軍中之守,尤嚴於夜, 故行夜者必聚而擊𣝔,以戒非常,必更代而次序之, 使之適平。縣壺為漏,時至則代,先後有倫,非惟無獨 賢之歎,且使擊𣝔者不倦而事益嚴也。防患之術,尤 戒於夜,況軍中乎?」《易氏》曰:「守之以水,則均其晷刻之 多少」;守之以火,則知其漏箭之遷易。

秋,「《官》野廬氏」,比國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樹。訂義鄭康 成曰:「比猶校也。宿息廬之屬,賓客所宿及晝止者也。」 鄭鍔曰:「自國之郊及郊外之野,所通行之路皆有宿 息、井、樹,夜可以寢,晝可以憩,有井以備飲食,有樹以 為藩蔽,野廬氏專掌之,則行者之至如歸矣。」

《冬官考工記》:「匠人建國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 景,晝參諸日中之影,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訂義鄭鍔 曰:「記景之法,必畫為規者,蓋規圓而矩方,惟因其圜, 然後中屈之。」易氏曰:「又於四旁之地為規圜之勢,畫 以識之。日出於東,其景在西,則識其出景之端;日入 於西,其景在東,則識其入景之端。景之兩端既定,中 屈其所量之繩,而兩者相合,則地中可驗。」趙氏曰:「晝 是晝漏半正午時,此時日正行在天之中,雖不」正在 天中行,然必在極旁行。及夜後極星,則日去極遠近 可驗。夜正,是夜半三更正子之時。極星謂北辰,正當 天極中,以居天之中。眾星所拱者,謂之極,極言中也。 㡛氏湅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去地尺暴之,晝暴諸 日,夜宿諸井,七日七夜,是謂水湅。訂義鄭鍔曰:「湅絲之 灋,以涗水漚之,漚如漚麻之漚,以水泲灰謂之涗,用 涗水以漚其絲,所以去其不蠲,以致潔也。既漚七日 矣,乃取而暴之日中,其暴也當去地一尺而已,必以 去地一尺為度者,不欲其高,懼陽氣燥之,則其色失 於燥而不鮮明也。」王昭禹曰:「晝暴諸日,則以陽氣溫 之也;夜宿諸井,則以陰氣寒之也。謂」水湅則非渥淳 之使熟也,以陰陽之氣使之熟而已。毛氏曰:「暴雖在 晝,而夜必宿於井,又欲其水氣之相蒸。」鄭鍔曰:「必以 七日七夜為度者,欲其得陰陽之氣,一於平而不偏 也。」

《儀禮:士冠禮》:擯者請期,宰告曰:「質明行事。」質,正也。 宰告曰「旦日正明,行冠事。」

《士昏禮》:「夙興,婦沐浴纚笄,宵衣以俟見。」夙,早也。昏 明,日之晨興起也。俟,待也,待見於舅姑寢門之外。 質明,贊見婦於舅,姑席於阼,舅即席,席於房外南面, 姑即席,婦執笲棗栗自門入,升自西階,進拜奠於席。 《十洲記》:周穆王時,西胡獻夜光常滿,杯受三升,是白 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於中庭以向天,比明而 水汁已滿於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實靈人之器。 《史記封禪書》作「鄜畤。」後九年,文公獲若石云,於陳倉 北阪城祠之。其神來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 集於祠城,則若雄雞,其聲殷殷云野雞夜雊。以一牢 祠,命曰陳寶。

《呂氏春秋達鬱篇》:管仲觴桓公曰:「暮矣!」桓公樂之而 徵燭。管仲曰:「臣卜其晝,未卜其夜,君可以出矣。」 《舉難》篇:甯戚欲干齊桓公,窮困無以自進,於是為商 旅,將任車以至齊,暮宿於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 開門,辟任車,爝火甚盛,從者甚眾。甯戚飯牛居車下, 望桓公而悲,擊牛角疾歌,桓公聞之,撫其僕之手曰: 「異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後車載之。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陳公子完奔齊。齊侯使為工正, 飲桓公酒,樂。公曰:「以火繼之。」辭曰:「臣卜其晝,未卜其 夜,不敢。」

宣公二年,晉靈公不君,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 之。晨往,寢門闢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歎 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 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楚子為《乘廣》三十乘,分為左右。右《廣》雞鳴而駕,日中 而說。「左則受之,日入而說。」

《拾遺記》:周靈王二十一年,孔子生於魯襄公之世,夜 有二蒼龍自天而下,來,附徵在之房,因夢而生夫子。 《史記·司馬穰苴傳》:「穰苴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於 軍門』。」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日中不至,穰苴 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 莊賈乃至。

《晏子雜上篇》:景公飲酒,夜移於晏子,前驅款門,曰:「君 至。」晏子被元端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 微有事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