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1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酉陽雜俎》:臨邑縣北有華公墓碑,尋失,唯趺龜存焉。 此龜夜常負碑入水,至曉方出,其上常有萍藻。有伺 之者,果見龜將入水,因叫呼,龜乃走墜折碑焉。 臨湍寺僧智通,常持《法華經》,入禪晏坐,必求寒林淨 境,殆非人跡所至處。經年忽夜,有人環其院呼智通, 至曉聲方息。歷三夜,聲侵戶,智通不耐,因應曰:「呼我 何事,可入來言也。」有物長六尺餘,皁衣青面,張目巨 吻,見僧初亦合手,智通熟視良久,謂曰:「爾寒乎?就此 向火。」物乃就坐。智通但念經。至五更,物為火所醉,因 閉目開口,據爐而鼾。智通觀之,乃以香匙舉灰火寘 其口中。物大呼起,至門,若蹶聲。其寺背山,智通及明, 視蹶處,得木皮一片。登山尋之數里,見大青桐樹,稍 已老矣。其下凹根若新缺,僧以木皮附之,合無縫隙, 其半有薪者,創成一蹬,深六七寸餘,蓋魅之口。灰火 滿其中,久猶熒熒。智通焚之,其怪遂絕。

《樹萱錄》:剡人賈傅於鏡湖泊舟,夜月縱步於清水芳 荷中,見二叟立語,一曰「碧繼翁」,一曰「篁棲叟」,相與吟 詩。賈遽揖之,化為白鷺飛去。

《宣室志》:「靈石縣南嘗夜中妖怪,由是里中人無敢夜 經其地者。大順年,董叔經為西河守,時有彭城劉皁 假孝義尉。皁頃嘗以書忤叔經,怒甚,遂棄職入汾水 關。夜至靈石南,逢一人立於路旁,其狀絕異,皁馬驚 而墜,久之乃起。其路旁立者即解皁衣袍而白衣之。 皁以為劫,不敢拒。既而西走近十餘里,至逆旅,因言」 其事。逆旅人曰:「邑南夜中有妖怪,固非賊爾。」明日,有 自縣南來者,謂皁曰:「縣南野中有蓬蔓,狀類人,披一 青袍,不亦異乎?」皁往視之,果己之袍也。里中人始悟 為妖者乃蓬蔓耳。由是盡焚,其妖遂絕。

有厲泉縣民吳偃,家於田野間,有一女十歲餘,一夕 忽遁去,莫知所往。後數日,偃夢其父謂偃曰:「汝女今 在東北隅,蓋木神為祟。」偃驚而寤。至明日,即於東北 隅窮其跡,果聞有呼唫之聲,偃視之,見其女在一穴 內,口甚小,然其中稍寬敞,旁有古槐木,盤根極大,於 是挈之而歸,然兀若沉醉者。會有李道士至,偃請符 術呵禁。其女忽瞬而語曰:「地東北有槐木,木有神,引 某自樹腹空入地下穴內,故某病。」於是伐其樹,後數 日,女病始愈。

《聞奇錄》:唐進士趙顏,於畫工處得一軟障,圖一婦人 甚麗。顏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何令生?某願納為 妻。」畫工曰:「余神畫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 晝夜不歇,即必應之。應則以百家綵灰酒灌之,必活。」 顏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晝夜不止,乃應曰:「諾。」急以百 家綵灰酒灌,遂活。下步言笑飲食如常,曰:「謝君召妾, 妾願事箕帚,終歲生一兒,兒年兩歲。」友人曰:「此妖也, 必與君為患,余有神劍可斬之。」其夕乃遺顏劍,劍纔 及顏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岳地仙也,無何為人畫妾 之形,君又呼妾名,既不奪君願,君今疑妾,妾不可住。」 言訖,攜其子卻上軟障,嘔出先所飲百家綵灰酒。睹 其障,唯添一孩子,皆是畫焉。

《紀聞》:唐定州刺史鄭宏之,解褐為尉。尉之廨宅,久無 人居,屋宇頹毀,草蔓荒涼。宏之至官,薙草修屋就居 之。吏人固爭,請宏之無入,宏之曰:「行正直,何懼妖鬼? 吾性強禦,終不可移。」居二日夜中,宏之獨臥前堂,堂 下明火,有貴人從百餘騎來至庭下,怒曰:「何人唐突, 敢居於此!」命牽下,宏之不答。牽者至堂,不敢近,宏之 乃起。貴人命一長人,令取宏之。長人昇階,循牆而走, 吹滅諸燈,燈皆盡,唯宏之前一燈存焉。長人前欲滅 之,宏之仗劍擊長人,流血洒地,長人乃走。貴人漸來, 逼宏之具衣冠請與同坐,言談通宵,情甚款洽。宏之 知其無備,拔劍擊之。貴人傷,左右扶之,遽言:「王今見 損,如何?」乃引去。既而宏之命役徒百人尋其血,至北 垣下,有小穴方寸,而入其中。宏之命掘之,入地一丈, 得狐大小數十頭,宏之盡執之穴下。又掘丈餘,得大 窟,有老狐裸而無毛,據士床坐,諸狐侍之者十餘頭, 宏之盡拘之。老狐言曰:「無害予,予祐汝。」宏之命積薪 堂下。火作,投諸狐盡焚之,次及老狐,狐乃摶頰請曰: 「吾已千歲能與天通,殺予不祥,捨我何害?」宏之乃不 殺,鎖之庭槐。初夜中,有諸鬼神,自稱山林川澤叢祠 之神,來謁之,再拜言曰:「不知大王罹禍乃爾,雖欲脫 王,而苦無計。」老狐頷之。明夜,又諸社鬼朝之,亦如山 神之言。後夜有神自稱黃撅,多將翼從至狐所,言曰: 「大兄何忽如此?」因以手攬鎖,鎖為之絕,狐亦化為人, 相與走去。宏之追之不及矣。宏之以為黃撅之名,乃 狗號也。此中誰有狗名黃撅者乎?既曙,乃召胥吏問 之,吏曰:「縣倉有狗,老矣,不知所至,以其無尾,故號為 黃撅。豈此犬為妖乎?」宏之命取之。既至,鎖繫,將就烹, 犬人言曰:「吾實黃撅神也。君勿害我,我常隨君。君有 善惡,皆預告君,豈不美歟?」宏之屏人與語,乃釋之。犬 化為人,與宏之言,夜久方去。宏之掌寇盜,忽有劫賊 數十人入界,止逆旅,黃撅神來告宏之曰:「某處有刦 將行,盜擒之,可遷官。」宏之掩之,果得,遂遷秩焉。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