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1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累任將遷,神必預告,至如殃咎,常令迴避,罔有不 中。宏之大獲其報。宏之自寧州刺史改定州,神與宏 之訣去,以是人謂宏之祿「盡矣。」宏之至州,兩歲,風疾 去官。

《唐詩紀事》:大興善寺蛤像,舊傳云:「隋帝嗜蛤,所食必 兼蛤味,數逾千萬矣。忽有一蛤,椎擊如舊。帝異之,寘 之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脫,中有一佛二菩薩。」 《北夢瑣言》:「朗州道士羅少微,頃在茅山紫陽觀寄泊, 有丁秀才者,亦同寓於觀中,舉動風味,無異常人,然 不汲汲於仕進,盤桓數年,觀主亦善遇之。冬之夜,霰 雪」方甚,二三道士圍爐,有肥羜美醞之羨。丁曰:「致之 何難?」時以為戲。俄見開戶奮袂而去。至夜分,蒙雪而 迴,提一銀榼酒,熟羊一足,云浙帥廚中物,由是驚訝。 觀笑,擲劍而舞,騰躍而去,莫知所往,唯銀榼存焉。觀 主以狀聞於縣官。

《法苑珠林》:「食有四種:旦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生食 時,夜鬼神食時。佛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曰午時, 是法食時也。過此已後,同於下趣,非上食時,故曰非 時也。」

《續博物志》:嶺南溪洞中,往往有飛頭者,故有「飛頭老 子」之號。頭將飛,一日前頸有痕匝項如紅縷,妻子共 守之,及夜生翼飛去,曉乃還。

昔有一人好道,而不知求道之方,惟朝夕拜跪,向一 枯樹輒云:「乞長生。」如此二十八年不倦。枯木一旦忽 然生華,華又有汁,甜如蜜,有人教令食之,遂取此華 及汁並食之,食訖即仙。

《廣異記》:閻陟幼時,父任密州長史。陟隨父在任,嘗晝 寢,忽夢見一女子,年十五六,容色妍麗,來與己會,如 是者數月,寢輒夢之。後一日,夢女來別,音容悽斷,曰: 「己是前長史女,死殯在城東南角,明公不以幽滯卑 微,用薦枕席,我兄明日來迎己喪,終天永別,豈不恨 恨!今有錢百千相贈,以伸允眷。」言訖,令婢送錢於寢 床下,乃去。陟覺視床下,果有百千紙錢也。

《太平廣記》:「抱玉師居長安中,每夕獨處一室,闔戶撤 燭。嘗有僧於門隙視之,見有慶雲自口中出。」

《夢溪筆談》:歐陽文忠曾出使河朔,過高唐縣驛舍中, 夜有鬼神自空中過,車馬人畜之聲,一一可辨本處。 父老云:二十年前,嘗晝過縣,亦歷歷見人物,土人亦 謂之海市。

《雲笈七籤》「晝日在下臍中照於丹田,臍中萬神皆得 其明也。夜日在胃中,上照於胸中,萬神行遊嬉戲,相 與言語,故令人有夢也。」

夜月在臍中,下照於萬神。晝月在胃中,上照胸中。萬 神更相上下,無有休息。

《冷齋夜話》:黃魯直元祐中晝臥蒲池寺,時新秋雨過 涼甚,夢與一道士褰衣升空而去,望見雲濤際天,夢 中問道士「『無舟不可濟,且公安之』?道士曰:『與公遊蓬 萊,即襪而履水』。魯直意欲無行,道士強要之。俄覺大 風吹鬢毛,髮為戰慄。道士曰:『且斂目,唯聞足底聲,如 萬壑松風,有狗吠。開目不見道士,唯見宮殿張開,千』」 門萬戶,魯直徐入,有兩玉人導升殿,主者降接之,見 仙官執玉麈尾,仙女擁侍之。中有一女方整琵琶,魯 直極愛其風韻,顧之,忘揖主者。主者色莊,故其詩曰: 「試問琵琶可聞否,靈君色莊伎搯手。」頃與予同宿湘 江舟中,親為言之,與今《山谷集》語不同,蓋後更易之 耳。

《內觀日疏》:姚姥住長離橋,十一月夜半大寒,夢觀星 墜於地,化為水仙花一叢,甚香美,摘食之,覺而產一 女,長而令淑,有文,因以名焉。觀星即女史,在天柱下, 故迄今水仙名女史花,又名姚女花。

《桯史》:「姑蘇何蓑衣,淮陽朐山人,本書生也,寓於郡,一 旦焚書裂衣遁去。既而歸,披草結廬於天慶觀之龍 王堂,佯狂妄談,久而皆有驗。臥草中,不垢不穢,晨必 一至吳江溲焉。郡至吳江五十里,往返不數刻。」 《輟耕錄》:「揭曼碩先生未達時,多游湖湘間。一日泊舟 江涘,夜二鼓,攬衣露坐,仰視明月如晝。忽中流一櫂, 漸近」舟側,中有素妝女子,斂衽而起,容儀甚清雅。先 生問曰:「汝何人?」答曰:「妾商婦也。良人久不歸,聞君遠 來,故相迎耳。」因與談論,皆世外恍惚事。且云:「妾與君 有夙緣,非同人間之淫奔者,幸勿見卻。」先生深異之。 迨曉,戀戀不忍去。臨別,謂先生曰:「君大富貴人也,亦 宜自重。」因留詩曰:「盤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閒時來喫 茶。黃土築牆茅蓋屋,庭前一樹紫荊花。」明日舟阻風, 上岸沽酒,問其地,即盤塘鎮。行數步,見一水仙祠,牆 垣皆黃土,庭中紫荊芬然。及登殿,所設像與夜中女 子無異。余往聞先生之姪孫立禮說及此,亦一奇事 也。今先生官至翰林侍講學士,可知神女之言不誣 矣。

吾鄉臨海章安鎮有蔡木匠者,一夕手持斧斤自外 歸,道由東山。東山眾所殯葬之處。蔡沉醉中,將謂抵 家,捫其棺曰:「是我榻也。」寢其上,夜半酒醒,天且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