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1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北斗前有黃氣者,明日黃風。若潤,則當夜或明日必 大雨。

《農政全書》,東州人云:「一夜起雷,三日雨。」言雷自夜起, 必連陰。

蚯蚓俗名「曲蟮」,朝出晴,暮出雨, 「黃昏上雲半夜消,黃昏消雲半夜澆。」若半夜後雨止 雲開,星月朗然,則必晴無疑。

凡久雨至午少止,謂之「遣晝。」在正午時遣,或可晴;午 前遣,則午後雨,不可勝。

日出早雨,日出晏晴。老農云:「此言久陰之餘,夜雨連 旦,正當天明之際,雲忽一掃而捲,即日光出,所以言 早。少刻必雨。言晏者,日出之後,雲晏開也,必晴。」蓋日 之出入,自有定刻,實無早晏也。

棧鵝易肥法:稻子或小米、大麥,不計煮熟先用磚蓋 成小屋,放鵝在內,勿令轉側,門中木棒簽定,只令出 頭吃食,日餧三四次,夜多與食,勿令住口。撏去尾際 毳毛,如此三日,加肥一斤。

《遵生八牋》:「夜合花二種,紅紋香淡者,名百合;密色而 香濃,日開夜合者,名夜合。根皆可食。」

《本草綱目》:「風生獸,晝則踡伏不動如蝟,夜則因風騰 躍甚捷,越巖過樹,如鳥飛空中。人網得之,見人則如 羞而叩頭乞憐之態,人撾擊之,倏然死矣。以口向風, 須臾復活。」

鵝紅掌,善𩰚,夜鳴應更。 笠。鳩,戴勝也,一曰鵯鵊。五更輒鳴,曰「架架格格」,至曙 乃止。滇人呼為榨油郎,亦曰鐵鸚鵡,南人呼為鳳凰 皂隸。古有催明之鳥名「喚起」者,即此也。

貉如貍,與貛同穴而異處,日伏夜出,捕食蟲物,出則 貛隨之。其性好睡,人或畜之,以竹扣醒,已而復睡,故 人好睡者謂之「貉睡。」

合歡一名「合昏」,至暮即合,故云「合昏。」

茉莉,原出波斯,移植南海,今滇廣人栽蒔之。弱莖繁 枝,綠葉團尖。開小白花,有千葉者、紅色者、蔓生者。其 花皆夜開,芬香可愛。

《群芳譜》:「稻種浸用稻草包裹一斗,或二三斗,投於池 塘水內,缸內亦可。晝浸夜收,不用長流水,難得生芽。 若未出,用草盦之,浸三四日,微見白芽如針尖大,取 出於陰處陰乾,密撒田內,候八九日秧青,放水浸之。 棉花既結,桃待桃開絨露為熟。旋熟旋摘,攤放箔上, 日曝夜露,待子粒既乾,方可收貯,則絨不浥而子不 腐。」

《漚麻縛》作小束,搭房上,夜露晝曬五七日自然潔白。 若值陰雨,於屋底風道搭晾,經雨即黑。

稻花午開、暮合,開合皆於日中香甚有至七開七合 者。

《蓬窗瑣事》:用藜為燃,光最明,可傳火徹夜。古讀書者 燃藜以此。

《滇行紀略》:「曹溪縣有泉甚清,一日三潮,以辰午酉三 時水必漲滿,其餘半涸。」

《蕪史》:「宮中各長街設有路燈,以石為座,銅為樓,銅絲 為門壁。每日晚,內府庫監灌油燃燈,以便巡行 水。」《南翰記》:「古法,鑿井者先貯盆水數十,置所欲鑿之 地,夜視盆中有大星異眾者鑿之,必得甘泉。」

《雚經》:「雚,短腳多伏,長腳多立,夜棲亦立。」

《促織志》:促織便腹赤色,以股躍,以短翼鳴,其聲聒聒, 絡緯是也。晝而曝斯鳴矣,夕而熱斯鳴矣。鞂籠懸之, 餌以瓜之瓤,以其聲名之曰「聒聒兒。」

閒中《今古錄》:宋太祖建隆庚申受禪後,聞陳希夷「只 怕五更頭」之語,命宮中轉六更,方嚴鼓鳴鐘。太祖之 意,恐有不軌之徒,竊發於五更之時,故終宋之世,六 更轉於宮中,然後鳴鐘,殊不省「庚」、「更」同音也。至理宗 景定元年,曆五庚申,越十七年末,宋亡而希夷五更 頭之數信矣。到元朝延祐七年庚申而至正帝生,帝 乃宋少帝趙顯子,詳見《稷錄》。明兵入燕都遁去,當時 人只呼「庚申帝。」觀《劉尚賓集》《庚申帝大事記》是也,後 方號順帝云。由此觀之,與宋祖「命轉六更」之言益信, 數之不爽。

長松茹退《憨憨子》曰:「千年暗室,一燈能明;一燈之明, 微吹能冥。明暗果有常哉?如明暗有常,則能見明暗 者非常矣。知此者,可以反晝為夜,反夜為晝,而能晝 能夜者,初無晝夜也。」

脈。望真西山云:「玩《孟子》牛山木章,則知旦也,晝也、夜 也,固當循環用工,須以夜為本。蓋一日之夜,乃一年 之冬,造化權輿,全在於此。凡草木歸根,百蟲蟄伏,陽 氣潛藏,故能養其全力,至春發生。人之於夜,亦猶此 也。夜氣必澄寂,然後平旦氣清明。平旦清明,則晝之 應事不差,晝之應事不差,則夜氣必愈澄寂。三時循」 環用工,不外「敬」之一字。

晨者,雞鳴之時也。《洞元經》云:「舉身登晨,白日升天。中 為白日,雞初鳴為登晨。」是以存太乙混合,多用此時, 乃生氣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