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1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夜鳴,其數應更故也。

「鸞入夜而歌,鳳入朝而舞」,《天勝》之也。

鷓鴣「畏霜露,早晚稀出。有時夜飛,飛則以木葉自覆 其背。」

蜂有兩衙應潮,其主之所在,眾蜂為之旋繞如衙。 俗云:「荷花日舒夜斂,芡花晝合宵炕」,此陰陽之異也。 俗云:「蚊有昏市。」蓋蠅成市於朝,蚊成市於暮。《傳》曰:「聚 蚊成雷。」謂其市之時也。

日光曰「景」,日影曰「晷」,日氣曰「晛」,日初出曰「明」,日昕曰 「晞」,日午曰「煦」,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昳」,日晚曰「旰」,日將 暮曰「薄暮。」

《夢溪筆談》:館閣每夜輪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 則虛其夜,謂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過四,至第五日 即須入宿。遇豁宿,例於宿曆名位下書「腹肚不安,免 宿。」故館閣宿曆,相傳謂之「害肚曆。」

麻子,海東來者最勝,大如蓮實,出屯羅島。其次上郡。 北地所出,大如大豆亦善,其餘皆下材。用時去殼。其 法:「取麻子,帛包之,沸湯中浸,候湯冷乃取,懸井中一 夜,勿令著水,明日日中曝乾,就新瓦上輕挼,其殼悉 解。簸揚取肉,粒粒皆完。」

《古法》以牛革為矢服,夜臥則以為枕,取其中虛,附地 枕之,數里,內有人馬聲,則皆聞之,蓋虛能納聲也。 麋角自生至堅,無兩月之久,大者乃重二十餘斤,其 堅如石,計一晝夜須生數兩。凡骨之頓成長神速,無 甚於此。

「日月星謂之三辰」者,日月星至於辰而畢見,以其所 首者名之,故皆謂之「辰。」四時所見有早晚,至辰則四 時畢見,故日加辰為晨,謂始日出之時也。

《事物紀原》:「何首烏,本曰夜合藤,昔有姓何人見其葉 夜交異於餘草,意其有靈,採服其根,老而不衰,頭髮 愈黑,因名曰何首烏也。」

《正蒙》:「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歲成。」神《易》無方 體,一陰一陽,陰陽不測,皆所謂通乎晝夜之道也。 晝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晝夜乎?天道春秋 分而氣易,猶人一寤寐而魂交。魂交成夢,百感紛紜, 對寤而言,一身之晝夜也。氣交為春,萬物揉錯,對秋 而言,天之晝夜也。

一、晝夜之盈虛升降,則以「海水潮汐」驗之為信。黃 瑞節曰:「一晝一夜,陰陽之氣再升再降,故一日之間 潮汐皆再。」

蘇軾《寄子由》詩:「寒燈相見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自注:「嘗有夜雨對床之言,故云爾。」王注:「子由與先生 在懷遠驛,嘗讀韋詩至『那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句, 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共為閑居之樂。其後子由與 先生彭城相會,有詩曰:『逍遙堂後千尋木,長送中宵 風雨聲。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先生在 東府雨中作《示子由詩》有曰:「對床定悠悠,夜雨今蕭 瑟。」蓋皆感歎追舊之言也。

蘇軾《跋文與可草書後》:「留意於物,往往成趣。昔人有 好草書,夜夢則見蛟蛇糾結,數年或晝日見之,草書 則工矣,而所見亦可患,與可之所見者,豈真蛇耶?抑 草書之精也?」

《隨手雜錄》:范文正語先懿敏曰:「每夜就寢,即竊計其 一日飲食奉養之費,及其日所為何事。苟所為稱所 費,則摩腹安寢,苟不稱則一夕不安眠矣。翌日求其 所以稱之者。」

《孔氏雜說前鮑宣傳注》:「持時夜行。」夜行,如今持更是 已;持時,如今報時是已。漢官儀:黃門持五夜:甲夜、乙 夜、丙夜、丁夜、戊夜,亦如今五更也。

《孔氏談苑》:大理少卿杜純云:「京東人云:『朝霞不出門, 暮霞行千里』。」言雨後朝晴尚有雨,須得晚晴乃真晴 也。

《涪翁雜說》:「上古之人,夜則伏,常苦恙,蟲食人心。故晨 興相見,輒相問言得無恙乎。」

晁補之名緡城《所舍記》:「『為庵,抱陽而圓之以嬉晝,倚 南窗以寄傲也,曰寄傲』;為庵,負陰而方之以休夜,鳥 倦飛而知還也,曰知還。」

《墨經》:凡蔭室以靜密溫小為貴,晝夜不去火,然火大 則病,火暴亦病。其晝夜候火,隨風日晴晦,最為難。 《唐本草》注曰:「麋角、鹿角,煮濃汁,重煎成膠。」今法取蛻 角斷如寸,去皮及赤騂,以河水漬七晝夜,又一晝夜 煎之,將成,以少牛膠投之,加以龍麝。

《續明道雜志》:雞能司晨,見於經傳,以為至信,而未必 然也。某任河南壽安尉,因驗尸往旁縣,夜宿一村寺 中,以明日程尚遠,余謂從者曰:「雞鳴時上道。」從者曰: 「今天寒雞懶,俟其鳴向明矣,不若見星而行。」余未之 信。明日將旦而行,雞竟未鳴。在黃州時,或夜月出,四 鄰雞悉鳴,大抵有情之物,自不能有常而或變也。 《香譜》。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 凡然一晝夜已

《古杭夢遊錄》:「夜市除大內前後諸處,惟中瓦最勝,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