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東曰朝陽。旦即見日。謂山頂之東,皆早朝見 日,但是山東之岡脊,總曰朝陽。《詩大雅卷阿》曰:「梧桐 生矣,于彼朝陽」是也。

釋木守宮槐,葉晝聶宵炕。聶,合也。炕,張也。言其葉 晝合夜開者,別名「守宮槐。」

《尚書帝命期》:「春鳥星昏中以種稷,夏火星昏中以種 黍菽。」

《春秋孔演圖》:鳳,火精也。夜鳴曰「善哉」,晨鳴曰「賀世。」 《春秋說題辭》:「鶴知夜半。」鶴,水鳥也。夜半水位感其 生氣,則益喜而鳴。

《孝經援神契》:「蝙蝠伏匿,故夜食。」

《孝經鉤命》:「決正朝夕者視北辰。」

《山海經》: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 呼為夏。

北囂山有鳥焉,其狀如鳥,人面,名「𪄀鵑。」宵飛而晝伏, 食之已暍。

《鬻子》:「日有冥,有旦,有晝,有夜,然後以為數。」天有三 百六十度,一日一度,三百六十日一周天,一日之中 晝夜百刻,以定之為數。

《管子陰陽篇》:「日夜之易,陰陽之化也。」「晝熱夜寒,交 易其氣」,此陰陽之化也。

《士農工商篇》:「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民乃知時日之 早晏,日月之不足,饑寒之至於身也。是故夜寢早起, 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故不均 之為惡也。」

《宙合篇》:「日有朝暮,夜有昏晨。」

《弟子職篇》:「夙興夜寐,衣帶必飾。朝益暮習,小心翼翼。 一此不解,是謂學則。」

《相鶴經》,「晝夜十二時鳴中律。」

《禽經》:「哀鳥吟夜。」鳥之失雄雌則夜啼。

林鳥朝嘲水鳥夜, 《鴽鶉》「野則義,豢則搏。」《月令》:「田鼠化為鴽,關東謂之 鶉,蜀隴謂之鴾。在田得食鳴相呼,夜則群飛,晝則群 伏。馴養久見,食相搏,𩰚也。」 班鳩《辨鶵》。班,次序也。凡哺子,朝從上下,暮從下上, 他鳥皆否。

《舒》雁《群棲獨警》。夜棲川澤中,千百為群。有一雁不 瞑,以警眾也。

「宵鳸司夜,行鳸主晝。雄翼掩左,雌羽掩右。」 《家語禮運篇》「以日星為紀」,故業可別。「日以紀晝,星 以紀夜」,故事可得而分別也。

《陶朱公書》:「太陽未出將晨之先,看東方黑雲如雞頭, 如旗幟,如山峰,如陣鳥,如龍頭,如魚,如蛇,如靈芝,如 牡丹,應當日未申時有雨。或紫黑雲貫穿,或在日上 下者,並應當日雨。」

金錢一名子午花,午開子落,吳人呼為「夜落金錢。」 早看東方有雲氣隨太陽上下不遠者,此雲在日初 出應巳午時,巳午時隨太陽,則應未申時,未申時隨 太陽,則應酉戌時有雷雨。

拂曉看南方黑雲最高,謂之「雷信。」應明日巳午時,至 中天而止,應未申時。

《列子黃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日之海上從 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上。其父曰:「吾聞漚鳥 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旦之海上,漚鳥舞而不 下也。

《周穆王》篇:「神遇為夢,形接為事。故晝想夜夢,神形所 遇。故神凝者想夢自消。信覺不語,信夢不達,物化之 往來者也。」

古莽之國,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

昏明之分察,故一晝一夜。

《湯問篇》:「江浦之間生麼蟲,其名曰焦螟。群飛而集於 蚊睫,弗相觸也;棲宿去來,蚊弗覺也。離朱子羽方晝 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俞師曠方夜撾耳俛 首而聽之,弗聞其聲。

孔周有三劍:一曰「含光」,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有 所觸也,混然無際,經物而不覺;二曰「承影」,將旦昧爽 之交,旦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 莫識其狀,其所觸焉,竊竊焉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 三曰「宵練」,方晝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而不見形, 其觸物也,騞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 《莊子至樂篇》:「滑介叔曰:『亡。予何惡。生者假借也。假之 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且吾與子觀化而化 及我。我又何惡焉』。」

《天地篇》:「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 惟恐其似己也。」

《山木》篇:「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 晝居,戒也;雖饑渴隱約,猶且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 食焉,定也。」

《盜跖》篇:「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 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墨子非樂上》篇:「農夫蚤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升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