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4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 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

《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陳注天子 視學之日,初明之時,學中擊鼓以徵召學士,蓋警動 眾聽,使早至也。

《內則》:「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咸盥漱、櫛縱、拂髦、總角 衿纓,皆佩容臭。昧爽而朝,問何食飲矣。若已食則退; 若未食,則佐長者視具。」

凡內外,雞初鳴,咸盥漱衣服,斂枕簟,灑掃室堂及庭, 布席,各從其事。孺子蚤寢晏起,唯所欲食,無時。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 而退,各從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

男子入內,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女子出門,夜行以燭, 無燭則止。

《鉅鑊湯》,以小鼎薌脯于其中,使其「湯毋滅鼎,三日三 夜毋絕火,而后調之以醯醢。」陳注《鉅鑊湯》,以大鑊盛湯 也。脯,解析之,薄如脯也。薌脯香美此脯也。脯在小鼎 內,而小鼎則置在鑊湯內,湯不可沒鼎,沒鼎則水入 壞脯也。毋絕火,微熱而已,不熾之也。至食,則又以醯 與醢調和之。

朝夕學《幼儀》。大全嚴陵方氏曰:「朝夕學《幼儀》者,至此乃 可以責事長之禮故也。若昧爽而朝之類,則朝之所 當學也。若日入而夕之類,則夕之所當學也。」

《玉藻》:「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

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朝元端,夕深衣。」陳注謂大夫、士在私朝及家朝夕所服 也。

《少儀》亟見曰「朝夕。」陳注亟見,數見也。於君子則曰「某願 朝夕聞命於將命者」,於敵者,則曰「某願朝夕見於將 命者。」

凡飲酒,為獻,「主者執燭抱燋,客作而辭,然後以授人。 執燭不讓,不辭,不歌。」陳注飲酒之禮,賓主有讓,及更相 辭謝,又各歌詩以見意。今以暮夜,略此三事。

《學記》:「家有塾。」陳注「古者二十五家為閭,同在一巷,巷首 有門,門側有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於塾」也。

《祭法》:「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陳注方氏 曰:王有日之象,而宮乃其居也,故祭日之壇曰王宮。 日出於晝,月出於夜,則夜為月之時,而明乃其用也, 故祭月之坎曰夜明,幽以言其隱而小也。揚子曰:視 日月而知眾星之蔑,故祭星之所則謂之幽宗焉。 《鄉飲酒義》:飲酒之節:「朝不廢朝,莫不廢夕。」陳注凡治事 者,朝以聽政,而鄉飲聽政罷方行,是朝不廢朝也。夕 以修令,而鄉飲禮畢,猶可以治私事,是莫不廢夕也。 《儀禮士昏禮》:「凡行事,必用昏昕,受諸禰廟,辭無不腆, 無辱。」用昕,使者用昏,婿也。腆,善也。賓不稱幣,不善, 主人不謝來辱。

《左傳》:「水昏正而栽。」《水昏正》者,夜之初昏也。

《九鳸》注:「行鳸唶唶,晝為民驅鳥者也;宵鳸嘖嘖,夜為 農驅獸者也。」

臧孫曰:「鼠晝伏夜動,不穴于寢廟」,畏人故也。

子產曰:「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 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

「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 身」,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 節,即四時也,當勞逸更遞,以宣散其氣。朝以聽政, 久則疲,疲則易之以訪問,訪問久則倦,倦則易之以 修令,修令久則怠,怠則易之以安身,安身久則滯,滯 則易之以聽政。以後事改前心,亦所以散其氣也。 楚丘曰:「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自王已下,其 二為公,其三為卿。日上其中,食日為二,旦日為三。」 「日中當王,食時當公。平旦為卿,雞鳴為士,夜半為皂, 人定為輿,黃昏為隸,日入為僚,晡時為僕,日昳為臺, 禺中」「日出,闕」,不在第等。從中而右旋,配天也。「晡時」, 謂日西食時也。「日昳」,謂蹉跌而下也。禺,謂東南隅也。 過隅未中,故為「禺中」也。

《穀梁》:「閏月朝廟。」《親存》,朝朝莫夕。

《國語》:「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日中考 政與百官之政事。師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釆,夕 月,與太史司載糾虔天刑。日入監九御,使潔奉禘郊 之粢盛,而後即安。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 職,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無慆淫,而後即安。卿大 夫朝考其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其家事,而」 後即安。士朝而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 無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 怠。」

《爾雅釋天》:「明星謂之。」明。「太白,星也」,晨見東方為 明昏見西方為「太白, 宵田,為獠。」「今,夜獵載鑪」照也。

《釋山》「山西曰夕陽。」暮乃見日。日即陽也。夕始得 陽,故名夕陽。《詩大雅」·公劉》云:「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是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