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9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日輪大,月輪較小。日道近天在外,月道近人在內,故

日食既時,四面猶有光溢出,可見月輪小不能盡掩 日輪也。日月合朔時,月常在內,未有日在內者,故月 蝕日也。日月相望則日蝕月者,月雖資日光以圓于 朢時,然微相參差則光圓。恰相衝射,則日反蝕之。如 點燈正當爐炭炎熾之尖,所衝射則燈反不然矣。此 曆所謂「暗虛」,言月為日所暗,而非日之實體,暗之乃 日之虛衝爾。蓋二矅各有所行之道,如二人各行水 陸之塗,朔朢則一人由陸者在橋上,一人由水者在 橋下,稍相先後亦不蝕,適相對,當乃食矣。日行道周 天如循環,月行道亦周天如循環,兩環相搭,有兩交 處,一處謂之天首,一處謂之天尾。天尾為計,天首為 羅。

荊川稗編

《僧德孺日月周天論》

天地者,陰陽之氣也。日月,陰陽之精,而放乎天地以 行者也。日,陽道也,君子之象也。其卦《離》,《離》為火,火從 日也,故日出而火事作,日中而火盛,日入而火事息 焉。火,陽屬也,然火為水妃,反屬乎陰。蓋《離》之為卦,一 陰居中而正位,是陽須陰以成者也。「觀夫日中之景, 如雞如烏」者,雞,酉物也。酉,西方也;四時「為秋,五行為 金。」西,陰方也。秋,商呂也。金,殺氣也。烏之色黔,黔為黑, 黑之質為陰,陰死氣也。故火之為用,為熯,為焚,為烹 煎,為飪熟,無或萌生之道焉。惟無生也,屬陰明矣。然 火之燬物,燼餘歸土,土能生物,生生不窮,是陰極而 反乎陽也。故《離》日之火為陽也亦明,然非假乎陰,不 能自成也。月,陰道也,小人之道也。其卦《坎》。《坎》為水,水 從月也。故月出而海潮生,月正而海潮平,月沒而海 潮汐矣。水,陰屬也,然水能勝火,反屬乎陽。蓋《坎》之為 卦,一陽居中以正位,是二陰以從陽者也。觀夫月中 之景,如兔如蟾者,蟾兔卯物也,卯東方也,四時為春, 五行為木。東陽方也。春角律也,木仁德也。兔非耦生, 非耦則奇。奇,陽數也。兔蟾之色白,白之質為陽。陽,生 氣也。故水之用為潤、為滋、為膏澤,為涵濡,無或非生 之道焉。惟能生也,屬陽明矣。然水之瀋物液以成木, 木能生火,火燼無餘,是陽亢而反屬乎陰也。故坎月 之水為陰也,亦明然不藉乎陽,無以資生也。蓋陰陽 也,日月也,體相生也,用相須也。苟乖戾焉,則陽為瘝 陽,陰為「癡陰,二氣弗交,日月歲時之功弗成,天地生 成之道廢。昊日之行也,晷舒以遲,軌循三道,日躔一 度,匝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盈三百有六旬有 六日之期,以一歲乃一周天,以分至而定四時。」分也 者,陰陽二氣之中也;至也者,陰陽二氣之復也。時之 為言,實也,序也、候也。實則不虛也,序則不悖也,候而 有徵也。故由日而旬、旬而月、月而晦、晦而歲,歲功共 成,君子之道備矣。月之行也,晷數以疾,輈汰九道,日 踰十二度有奇,僅三十日而匝。心危畢張之紘,必一 月而一周天。以弦朢而紀三旬。弦也者,日月二景之 中也;朢也者,日月二景之會也。旬之為言宣也,溥也 始也,宣盪日之陽也,溥歷乎九逵也。日終于十而始 于一也。故由日而旬,旬而月,月而歲,歲功其成,小人 之道飭矣。日之以分至而定四時也,子為十二辰之 首,故月至子而一陽生。日南至南至者,少陽發軔南 陸,晷馴於長,按轡安行,稅駕於北陸也。陽之生也,孳 基於子,紐誘於丑,引申於寅,冒茂於卯,至卯而春始 分。分者陽德正中,中而壯,壯而大,大而振,迅於辰,盛 駃於巳,至巳而陽老矣,醞而成暑,卦為純乾,陽之極 也,物極必反矣。午為十二辰之中也,日中必昃,故月 至午而一陰生。「日北至北至」者,少陰發軔北陸,晷短 以疾,倍道兼行,稅駕於南陸也。陰之生也,咢吐於午, 昧曖於未,憑陳於申,宿留於酉,而秋始分。分者,陰德 方中,中亦大,大而鬱勃於戌,凝閡於亥,至亥而陰老 矣。結而為寒,卦為重坤,陰之極也。一陽復生,君子之 道長矣。斯則日馭一歲,周天之行也。月之弦朢之紀, 三旬也。朔為一月之首,故月建朔而朏於東。月南至 南至者,太陰遇少陽之未光,發軔南陸,漸得陽輝,益 而輪滿,稅駕於北陸也。月之耀也。縮朒於朔,生明于 三八日而上弦,弦則日泊,月光交半矣。弦而半,半而 增,日耿月華,輻輪浸廣,十有四日為幾幾朢也。日月 相朢,光合輪圓,陽資陰滿之極也,滿招損矣。朢為一 月之中也,月盈則虧,故光西垂,月北至。北至者少陰 失太陽之秒。光發軔,北陸漸遠,陽輝偏刓而缺,稅駕 于南陸也。朏盛將傾,生魄于三八日而下弦。弦則日 背月光去半矣。弦而半,半而損,日月背馳,輪輻奇袤, 至二十有九為晦。晦,灰頹也。陽燼而殘,陰老而羸,陰 失陽助之極也。極亦久矣。朓生于西,小人之道消矣。 斯則月轂一月一周,天之行也。請詳論之。日之經于 天也,猶織者之有經焉。蓋日以二十八宿,三百六十 五「度四分度之一,媲三百六旬六日之算,十有二月 之紀」,循三道中軌,布為一歲周天之大經。既經矣,未 有不須緯以成者也。故月之緯乎天,猶織者之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