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99.pdf/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才自盛而之㣲。是如盛而㣲㣲而盛。非人才之自爾。主人才者使之爾。主人才者。烏可封築已私。溝污意見。而以有我為心也。要當山藪度量。川

澤胷次。而以體天為心也。如以有我為心。則指疵剔瑕。吹毛擿纇。置人才扵自昏自明之域。自卑自髙之地。是豈天之心哉。如以體天為心。提污就

潔。濺舊涵新。則振人才扵日髙日明之境。日盛日大之閫。寧以有我為心哉。主人才者。其將以有我為心乎。抑將以體天為心乎。吾知其以體天為

心矣。自今觀之。泰之主教者。盖知夫天之生才也。賢者固有也。不肖者豈无之。烏可以其不肖而不包納之也。知者固有也。愚懵豈无之。烏可以其

愚懵而不包納之也。吾則見其可教可誨而不見其可斥可外。教之誨之。必以中行之道。吾則見其可啓可發。而不見其可擯可絶。啓之發之。必以

中行之道。庶乎使下之人。皆可跂而及。皆可勉而到焉。非廣其教之有容德乎。泰之被教者。亦知夫上之納我也不以不肖不見斥。而且以賢者之

期望。吾烏可自棄扵賢者。而為不肖之歸乎。不以愚懵而見薄。而且以知者之屬意。吾烏可自暴扵知者。而為愚懵之歸乎。吾當潔已好脩。不當自

處扵卑污之地。由卑污而髙明可也。吾當特立獨行。不當入扵淺狹之所。由淺狹而廣大可也。庶乎使上之人以樂育而自慰。以得人而自喜焉。非

被其教之有顯德乎。我儀圖之。以春秋之法。而責天下。則天下无全人。以皇極之道而待天下。則天下有成才。泰之九二。吾知其待天下也。以皇極

之道。而不以春秋之法也。彼其心固以為。苟有一人之可棄。非天之心。有一人之自棄。亦非天之心。天之心固廣大也。而我固自小。天之心固拜包

也。而我固自狹。豈皇極之道也。泰九二之心。天之心也。亦嘗念夫人才之在天下。其始也患其不能明吾之教。當如蒙之包蒙。而施其教可也。其中

也患其不能信吾之教當如臨之教思无窮。而乆其教可也。其終也患其不能尊吾之教。當如觀之神道設教。而妙其教可也。如是。則泰之至教。泰

之至治。常見扵天下。因是以驗之虞周。則信其然矣。有虞之民所以比屋可封者。以上有執中之人也。有周之民所以人皆士行者。以上有忠厚之

人也。不然何以曰泰和在唐虞成周。九三。无平不陂。无徃不復。艱貞无咎

勿䘏其孚。于食有福。程子傳三居泰之中。在諸陽之上。泰之盛也。物理如循環。在下者必升。居上者必䧏。

泰乆而必否。故扵泰之盛。與陽之將進。而為之。戒曰。无常安平而不險陂者。謂无常泰也。无常徃而不𨑰者。謂陰當復也。平者陂。徃者復。則為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