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99.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見兊乾健涉。兊澤而不䧟。有勇馮河之象也。不遐遺。内近外逺。内外相應。有不遺逺之象。朋亡。三陽則為朋。二徃配五。有䘮朋之象。得尚于

中行。六五居上。以陰下嫁為歸妹。此尚當為尚公主之尚。中行。指六五居中。九二亦居中也。是六五歸于九二。九二尚六五。為得尚于中行之象。中

之中也。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君子體而用之。六五下應九二。即是上中應下中。中之中也。故曰黄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者。中

之神氣存焉。是故可以无大不包。无才不用。不忘遐逺。不屑明比。以光大也。胡震衍義九二。包荒。止以光大也。泰之九二。以陽剛得中。上應扵五。五

以柔順得中而下應扵二。君臣同德。二主治泰者也。是泰之宰相也。宰相之道有四。曰包荒。曰用馮河。曰不遐遺。曰朋亡。四者而皆會之以中道。此

見九二之善以道事君者也。方泰之時。弊端容有未盡革。才位猶有未盡稱。革弊而矯激。則擾暴而變生。治惡而太驟。則激忿而艱險生。寛和以興

治弊。忠厚以進人材。赦小過而矜之。不忿疾于頑而教之。此處泰之貴扵包荒也。當容而容。亦隨時而取中也。處泰之道。嚴急固不可。因循苟且尤

不可。苛刻固不可。牽制畏懦尤不可。大姦當㧞則㧞之。大賢當進則進之。大事當立則立之。扵包含荒穢之中。而濟之以越險濟難之勇。此乃義理

之勇。非血氣之勇。无疾視忿戾之態。有隱然寛大樂易之意。則當勇而勇亦所以隨時取中也。又曰不遐遺。不以遐逺之民生。而恩惠之不普。不以

僻陋之賢才而選舉之不及。不以事變之茫昧。而備具之不至。此不遐遺而周普。亦所以合乎中道也。又曰朋亡。處泰之時。建制立事。推明公道。不

以所識窮乏得我而害其公。不以宫室妻妾之奉而害其公。不以貴戚之請托而害其公。則朋亡而盡公亦所以合乎中道也。小象曰包荒。得尚于

中行以光大也。舉包荒而通解四者之義。約其辭也。以光大。謂中道之光大也。中者。天理之自然。人事之當然。而不可須臾離也。夫子曰。中庸之為

德也。民鮮乆矣學者立身行已。苟能廣吾器量。勉吾義勇。充吾逺見。屏吾係累。以依乎中庸。是亦一身之泰。豈時治泰之臣為然。或以用馮河為宰

相兼用剛果之才以輔泰。亦一說也。潘氏曰。包納而善用。舉逺而无黨。宰相之道。所以配合六五中行之君。而為太平之輔也。張清子集注象曰包

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九三以陽居陽。過扵勇者也。故有馮河之象。用馮河者。九二以三有濟險之才而可用也。愚謂二居臣位。以剛應五。

泰之主爻也。坤地廣袤。有荒之象。天包乎地。包荒也。无舟渡河曰馮即暴虎馮河之馮。包荒。所包者逺也。用馮河所用者勇也。不遐遺。謂不遐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