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3590.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矣。武王以世世修德。比紂之貫盈之惡。則周之德爲吉矣。奉將天命。以誅無道。則周之義爲可知矣。雖然武王之伐紂。非出於一人之私意。實天命

而已。天命之不從。則弗順天者也。弗順天。則其罪與紂等矣。陳氏曰。力均。則以德勝。德均。則以義勝。今紂三者皆無。吕氏曰。天下事本是心。人

心離。便是獨夫。人心合。便是天子。民心離合。都不干民事。人君有以統屬之。武王能統宗會元。自然一心。紂不能統屬。自然爲獨夫。只是一箇心。到

紂之衆。如何會有許多。盖紂私心。外蔽天下。衆心皆無一箇緫攝去處。宜乎人人自有一心也。孔氏曰。見孔傳。林氏曰。見拙齋全觧。陳經詳觧天佑

下民。至厥罪惟鈞。上文既數紂之惡。此則武王自任之辭。天之意。欲有以佑助下民。必立之君師。以治之教之。爲之君師者。當相上帝。以寵綏四

方。寵。愛也。綏。安也。天之所以望於君。與君之所以荅乎天。無非爲民而已。紂之惡如彼。既不能當君師之任。則當君師之任者。獨不在武王乎。武王

既以君師任諸已。是以有必徃之志。以我爲有罪者。謂不當以臣伐君。以我爲無罪者。謂其當拯民於塗炭。予皆不暇問。惟知不越乎我之志。盖武

王之志。在於順天敬民而已。此志一定。有進而無退。有出而無入。同力度。德。同德度。義。聖人不計較人之勝負。而論其理之曲直。力同。則度其德之

如何。德同。則度。其義之如何。德有是非。則義有可否。能度義。則不失其時宜矣。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心只有一心。安得億萬。

天下之理。惟公與私。公則至一。私則萬殊。紂不能使天下趍向歸一。人各有心者。以其私也。武王所以能統攝人心皆歸於一者。以其公也。商罪貫

盈。天命誅之。紂惡之貫。亦已滿矣。言其極於此矣。天命誅之。以言其理之所不容也。予弗順天。厥罪惟鈞。此二句見得武王之知天。天道眇茫。聖人

何自而知之。以其理而知之。天以君師之命𢌿之紂。紂不能任其責。故天誅之。而以君師之任𢌿之武王。武王於此設𠰥謙退不居。而辭其責。則是

逆天意也。天必移其所以誅紂者。而誅武王矣。宜乎武王以此必徃而無疑。盖其力與德與義。皆天理之所寓也。非於德義之外。别有天也。黄震日

抄貫者。年物之名。即今錢貫之貫。貫盈者。積而至盈也。古註謂惡貫已滿是矣。蔡觧以貫爲通。恐貫通與貫滿。各是一義。予小子。

夙夜祗懼。受命文考。𩔫于上帝宜于冡土。以爾有

衆底天之罰。書傳會選蔡氏傳底。致也。冡土。大社也。𥙊社曰宜。上文言緃紂不誅。則罪與紂鈞。故此言予。子畏天之威。早夜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