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盲诗人最近时的踪迹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盲诗人最近时的踪迹
作者:中根弘
1921年10月22日
译者:鲁迅
署名“风声”发表。

附:译者附记[编辑]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出了日本之后,想回到他的本国去,不能入境,再回来住在哈尔滨,现在已经经过天津,到了上海了。这一篇是他在哈尔滨时候的居停主人中根弘的报告,登在十月九日的《读卖新闻》上的,我们可以借此知道这诗人的踪迹和性行的大概。

十月十六日译者识。

正文[编辑]

十月一日之夜,盲诗人爱罗先珂从哈尔滨动身,又接续他的“永远的漂流”去了。

那一夜,是可怕的浓雾的夜。在晚上,本以为初冬这样,是极平静的日子的,刚在这么想,便不知所从来的涌出白而且浓的烟霭一般的夜雾来,到太阳全隐了的七点钟顷,这哈尔滨市的房屋和街道,便几乎连影子也消灭了似的,雪白的被包着,只是偶然间,略看见自动车和马车的灯,模模胡胡的左右往来罢了。

爱罗先珂君与几个行李,那旧的六弦琵琶也在内,都上了马车,一面紧握了我的手,说道,“实在很打搅了,一定在什么地方再见罢。”马车动弹起来时候,我说,“今夜真是可怕的雾呵……”他便仿佛用感觉来识别这雾似的,仰了脸,说道,“这好极!白的雾,软软的同等的来包了我们……”便又紧紧的握一次我的手。

他留在哈尔滨恰恰一个月。白天大概在我的屋子里,只是剥剥琢啄的用点字做文章,有时候什么都不做,单是挺直的坐在椅子上,似乎“静坐”一般。到夜里,便在我的屋里弹六弦琵琶,听留声机,讲暹罗的事。他谈起住在暹罗和缅甸时候的事——尤其是在缅甸的盲哑学校时候的事来,谈得最高兴而且怀想。在美的树林,嗅着野花的香,和那些与自己一样的盲目的孩子们,又平和又幽静的经过的生活,在他是一个难忘的印象,是无疑的。他到被日本放逐为止,所做的那童话,由我想来,一定是从那时的生活所发生的了。

有一晚上,他抱着六弦琵琶说,“来,想着日本的事,唱一回罢!”于是活泼的唱起照例的那“斯典凯拉丁”来。据他说,这歌,是最为日本的少年人所喜的。

还有每星期一次,在木曜日的夜间,到那开在乌克拉因人俱乐部的本地的文学者的集会里去。他最后赴会这一夜,朗诵了自作的《虹之国》,是译成俄文的。那时文学者们的批评很有趣。听说有思想正是俄国人的作品,但形式和色彩太是日本的了……之类的话。

他被追放以后的作品,则最先有一篇对话《汽车之中》。这是说他在赤塔时候,绝望了回到劳农俄国去,却向哈尔滨来的汽车中的阴郁寂寞的心情的。第二篇尚未发表,是题作《或一树林中的事件》的童话式的文章,里面简短的极抽象的闪着他的思想和主义。第三篇还没有做完,是叙述从敦贺起,被两个警察送到海参卫,从这里又经过伊曼,哈巴罗夫斯克,勃拉戈锡金斯克,斯来典斯克,斯来典斯克各处,来去赤塔为止的遭遇,印象,以及心情的。他在这途中,曾经和从美洲回到离别多年的故国来的一伙劳动者做同伴,和这一伙人的会话,也颇有趣的描写在里面。这些作品,想来日本人们也可以都有看到的机会的。

总而言之,他是堂堂皇皇的得了支那的旅行护照,向上海去了。暂时住在上海之后,于是到那里去,现在的我可是不知道。想起来,便是他自己也未必知道罢。

(一九二一年十月二日夜,在哈尔滨,中根弘。)

 本译文与其原文有分别的版权许可。译文版权状况仅适用于本版本。

原文

根据日本著作权法的规定,该作品的著作权过期,因此在日本属于公有领域

根据该法第二章第四节的规定,对于文字作品,其著作权在作者去世70年后过期(合作作品以最后去世的作者为准);作品以匿名或组织名义发表时,著作权于发表后70年后过期。

此前该法中规定的保护期曾多次修改。于1967年或更早逝世的作者的作品,或于1967年或更早发表的、以匿名或组织名义发表的作品,其于日本的著作权已经过期。此后逝世的作者的作品或此后发表的匿名、组织名义的作品应适用上述70年的计算规则。


本模板仅标示作品在日本的版权状态,贡献者应当同时使用一个标示作品在美国也属于公有领域的模板。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51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7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包括新加坡、韩国、两岸四地、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译文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6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8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