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原考古录/元明运河考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元明运河考
作者:蒋作锦 清朝

元明运河,人知分水口移,而不知中间运亦攺。考元至元年间,筑堽城坝,导汶入洸,筑金口坝导泗沂会流,合出会源闸(即今天井闸),南北分流,是元分水口在济宁也。又自任城开渠,经开河、袁口,西北迳安民山西南,顺黄流入大清河,二十六年沙湾流绝,用寿张尹韩仲晖议,复由安民山西南开河,迳寿张城(今寿张集)东又西北迳沙湾以达张秋,因就安民山南建安山闸,寿张东建寿张闸(二闸俱于元二十六年建)。河渠志:所谓荆门南闸,南至寿张闸六十三里,寿张闸东至安山闸八里;通志:所谓运迳寿张东门外者,即元安民山旧运道也。明永乐九年,济宁同知潘叔正,言元会通河四百五十馀里,其淤者三分之一,可浚之一通漕,尚书宋礼用白英计,就堙城堰不得不洸,筑戴村坝过汶尽出南旺,由龙王庙分水,四分南接徐沛,六分北接临清,是明分水口在南旺也。因袁口以北,元时运道已被河淤,而安民山南寿张等闸频受河患,乃由袁口北,运道东迁,循金线岭东,又北迳靳口、安山镇、戴庙西,北达于张秋。自张秋南至袁口,新开运道一百二十馀里,西距元寿张旧运道三十馀里。明安山镇闸与元安山南闸相去甚远,州境运河全非元时旧道,总因避黄故耳。运河备览引元时河渠志谓:安山镇闸西八里原有一闸,不知闸在寿张故城东。读通志者又谓:元运道由今寿张东门外,不知为旧寿张,甚矣。考古之难也。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