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SSID-11402366 互助論 第3版.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互助論

DARWIN)自己也從沒有像他的後人那樣偏執。

在冬末,歐亞(Eurasia)北部一帶皆被厚雪包圍。大雪之後冰凍接踵而來。 每年五月下旬,百花吐豔,昆蟲繁盛,忽然天時變冷,大雪紛飛,冰凍又返回来了。七八月間,已有早霜,不時還會降下大雪,昆蟲被害,難以數計;即草原上第二批孵化成的雛鳥,亦多凍斃;到了八九月間,比較暖的地帶,受季候風3的影響,暴雨傾盆,洪流四氾,不但廣的窪地全沒水中,且有大如歐洲那樣的高原亦皆變為澤國。最後,待到十月初旬,大雪接連下降,使那塊與法德兩國面積同大的地面全篇冰雪所包圍;圍困在冰雪中,無法逃出的反芻類動物,因饑寒而死者,動以千萬計。這便是我親眼看見的亞洲北部動物,在那嚴酷的自然環境中,掙扎的實情。因此我早就覺到達爾文所說的“限制過分繁殖的天然障礙”對於動物關係眞是至重且大了。我們倘拿生物抵抗自然的大範圍競爭與同種個體間的小範圍的競爭(為食料,地位等)互相比較,後者决不能比前者普遍!其實,同種間的競爭只能偶然發現於某種特殊的情况之下絕對不是普遍的亞洲北部那塊廣漠的地域上,非但沒有過多的生物,而且“地廣物稀”一語還正是該地的寫真。於是,我對於多數達爾文主義者所信奉的每種動物內部分子常為食料和其他生存條件而起可怖的競


3 卽是來自熱帶,附着多風水蒸氣的濕風。爲降雨之源。——譯者。

x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