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9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1冊.pdf/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覺寺。在阿迷州治東。

  • 萬德寺。在州滂甸村。
  • 西寺。在州滂甸村。
  • 南寺。在州南村。
  • 習儀萬壽寺。在寧州治西盤龍山下。
  • 寧壽寺。在州治西北。
  • 龍洞寺。在州治北石澗中。
  • 正覺寺。在州路居村。
  • 玉皇閣。在州孤山。
  • 海瀛寺。在州孤山。〔王紹宗詩〕:泛槕撫仙湖,扶笻海瀛寺。煙景似金山,鐘聲到江次。
  • 大雄寺。在州治西。
  • 梓潼殿。舊在文廟東,後徙城隍廟右,每不利於科目。隆慶間,生員劉相復遷於城內萬壽寺左,乃有中式者。通海縣亦有。
  • 習儀廣福寺。在通海縣治西。洪武間建。
  • 湧金寺。在縣秀山頂。元僧東巖建。〔學士王景常重修記〕:踰滇以南,深淵絕壑,惟通海爲最勝。環通海數十里,峻巖遙峯,琪樹瑯玗,惟秀山爲最勝。據秀山之奇,爲浮屠者三,湧金爲勝。蓋湧金弘踞絕巘,上涵天光,平俯諸峯,下瞰巨浸。城郭居室之盛,山林島嶼之蟠蚪,晨鐘暮鼓,隱隱疑在天上也。若其蛇蟺扶,與絪縕轇,出入眇忽,四時昕夕,雲霞嵐霧,盪摩曳擊,與松風蘿月爭光霽,眞諸天兜率之宮,豈人世之所有哉!初憎鐵牛之大弟子月智,遊東南至天目,見斷岩,得衣鉢之傳。歸而開叢林於雲麓曁東崖,肇創湧金寺於山巓。其弟子聯山實守其傳。元元帥述律杰爲文刻諸石,班班可考。其高弟子慧庭嗣有其字,博極經秘,大振宗風。一時繼流,西自叩笮,北自嶲、昆明,莫不曏風慕義,叩首歸命。自時厥後,法亦密,律亦堅,增其耀靈,號爲滇陽大刹。歷刼旣久,龍象亦逝,泰極而不,兵燹繼之。樓閣頹圮,金碧無跡,松柏擢折,祥光下降。其徒鏡涵發大願,力矢辭諸天曰:所不能紹復先緒,浮屠更始,有如白水。齋志不酬,凡幾年。會天朝德化被殊浴,乾淸坤寧,夷夏胥慶。於是飛錫天衢,上扣帝闕,拜天人師。有旨寵袈裟,賜遊江浙諸名山。閱四年歸,始克成前志。乃遍禮公侯士庶大檀那,得貲金凡若干緡。鑑乃苦心勞力,殫志竭慮,鳩工發帑,一毫不以私諸己。東樓西柱,易棟更楹,先構大殿。殿成,凡湧金門、積翠亭、西梵堂、明玄庵,凡舊所有,率皆新之。舊所未備,今率落之。廄庫庖湢,靡一或遣。凡爲檻若干,爲工以日計之凡若干。旣成,山若增而高,海若濬而深,天雲下垂,萬水皆立,神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