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9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1冊.pdf/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筆法嘗如神助渾洒,須臾便能累紙。坐化之日,計其平生手書藏經,多至萬卷。玄凝傳凝眞。

  • 凝眞。以道行聞。自施頭陀至眞,皆住崇聖寺。
  • 楊靑勝。講經,天花粉墜。
  • 二如。住崇聖寺,使其弟洪老騰空至西天天竺取經。
  • 白伽師。南詔雲南王時,以修行精嚴,尊爲國師。時大旱饑饉,師能衣食萬姓,皆取其宅中而給之,人皆知其爲神化。
  • 崀陽白當師。口吐白霞光,光內現諸佛。
  • 禪陀子行。鑄觀音像,臨化日,觀音接引,衆共見之。
  • 張健成。喜州人。唐時入覲,過成都大慈寺,適寺鐘新成,僧戒曰:擊鐘一聲,施金一兩。健成連扣八十,僧驚問故,曰:南使張健成也。僧爲易名成化,復曰:佛法南矣。遂學佛書,歸授鄕人。
  • 冲舉仙。住鶴雲峯四十餘年。嘗坐一石圍,暮一日辭山,謂人云:吾明日行矣。翌午登石,片雲在足下,冉冉騰空而去。

〔宋〕

  • 慈濟。不知何許人。嘗在洱海東北靑巓山險石上禮迦葉佛,日課百拜,人名其石爲禮拜石,下臨不測之淵。濟後立化,今無能攝其石者。
  • 午正和尙。津梁寺住持,戒行淸白,龍前知。

〔元〕

  • 照本。嘗訪中峯禪師於天目山,將于中峯語問其徒曰:客有自雲南來者,汝懷鏡出門迎之。照本至門見鏡曰:師敎我矣。衆問其故,本曰:吾名照本,師呼吾名吿吾,若曰不必千里訪師,但照見本來面目,卽得師矣。徒以問,師曰:然。甚爲中峯所取。臨別,中峯贈歌一章,有敘雲南福元通三上人,遠逾萬里,訪予窮山,坐夏未了,欲歸故鄕,結庵爲禪居,以圖究明已事,預乞爲庵立名。余以卽心二字示之,蓋大梅常和尙參馬祖,聞卽心是佛,一住空山,誓不再出毁,有志於住庵,當追古風以繼芳躅,庶幾吾道之有望也。乃爲之歌曰:庵卽心兮心卽庵,十方世界無同參。靈山四十九年說,舌頭施地空喃喃。却笑少林言直指,已是白雲千萬里。未形言處錢惲淪,才要口開都不是。三個道人歸故鄕,秋江萬里秋風涼。洙茅就樹綧間屋,卽心二字懸高梁。心不自心安用卽,心卽卽心誰辨的。百億日月遶四欄,光射銀山穿鐵壁。一庵內外赤條條,拾來總是心王苗。龜毛束破混沌殻,蒲團壓折虛空腰。雲南卽是西岸頂,兩頭踏斷俱非境。偁若無端喚作心,依舊隨人認光影。見地不脫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