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9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1冊.pdf/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案山,又名小筇竹寺。

  • 黃龍寺。在西山。
  • 靈應寺。在金馬山麓,正統二年建。
  • 歸化寺。在金馬山腹,成化問黔國公沐琮建,內有禮賓亭。
  • 安國寺。在府城南七里許,唐宣光五年建。
  • 法定寺。在官渡,永樂間建。
  • 商山寺。在府治北門外。
  • 金井菴。在普吉村。
  • 玉泉菴。在石鼻村。
  • 寶華菴。在湧泉寺。
  • 淸眞寺。有二,一在崇正門內,一在崇正門外,俗呼禮拜寺,俱元平章賽典赤建。
  • 昭靈寺。在黔寧廟下,洪武間建。
  • 貞慶觀。在府城東三里,宣德間改建。〔侍讀學士周敘記畧〕:太傅黔國沐公偕弟都督公,以世動鎭雲南,綏懷夷落,民物丕阜。顧瞻東城,實爲通衙。朝廷詔命之頒布,皆於是奉迎。朝臣使節之臨蒞,皆於是出入。非有崇宫邃宇,不足以壯上下之偉觀。乃卽眞武舊祠,思新而大之,而難其人。詢謨於衆,謂非得奉玄敎者不可。遂命耆民詣長春觀,請今長春劉眞人弟子道士蔣日和主之。日和至,揭虔妥靈,夙夜不懈,募材鳩工,經營劬觔。中建眞武殿,而峙眞慶閣於其後。凡門廡藏殿之制,一時俱舉。穹崇磊砢,翼翼巍巍,丹碧髹堊,照耀遠邇。東郭之間,輝然增勝。而商山、金馬、碧雞諸峯,悉若獻奇舒秀於簷楹窗戶之表。入其境,瞻望其勝者,莫不遂其偉觀。而向之所謂詔命之所奉迎,使節之所出入,又皆由是有攸止焉。且足以見雲南民物之富,而成事之易也。然非黔國之審於擇人,日和之勤於其敎,亦詎克爾耶?。
  • 龍泉觀。在龍泉東,舊名龍泉道院,洪武間黔寧王建。
  • 玉泉觀。在府治北板橋驛。
  • 三元宫。在府治東城外。
  • 習儀應護寺。在富民縣南四里,習儼卽之。
  • 靈芝寺。在縣南二里。
  • 觀音寺。在縣東二里。
  • 法華寺。在縣北五里。
  • 覺海寺。在縣南四里。
  • 普濟寺。在縣東五里。
  • 東嶽觀。在縣北一里。
  • 南嶽觀。在縣南半里。
  • 習儀僧會司法明寺。在宜良縣城東隅,唐僧摩伽陀建,永樂二年重修,習儀卽之。
  • 白蓮寺。在縣東南四十里,唐時建,永樂間重修。
  • 雲泉寺。在縣城南二十里,永樂間建。
  • 萬福寺。在縣西三十里,弘治間重修。
  • 水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