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9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1冊.pdf/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鑑重修記畧〕:大德寺在黔城祖遍山之巓,傳者謂前代金仙氏卓錫於茲,特方丈爾。大德間,尙人釋陀連增廣殿廡,顏以佛像,號曰極樂寶宮,與寺之圓通、五華相對峙。雖䂓制有未若,而靈貺則過之,黔之人歲時禳災禱雨者多歸焉。厥後更名大德寺,因前修於大德間而得名也。國初,寺之地半爲昆明縣治,由是殿宇大廢,僅存者前殿之與門庭而已。天順丁丑,縣亦他遷,其地復歸於寺。居士何仲淵慨然有志重建,乃請於總兵官沐公廷章,公如其請。仲淵遂市材集工,相基拓址,兼縣治而一之。中建大殿,外建兩廡,僧茇有舍,官憩有館,登眺有樓,庖福有所,百凡畢備,牆垣四週。經始於戊寅年九月,訖工於己卯年六月。

  • 白龍寺。在府治東。
  • 地藏寺。在府城東。宋末蜀僧永照、雲悟建,宣德四年僧人道貞重修。
  • 妙應寺。在廣烕門外二里。
  • 華亭寺。在碧雞山。元延祐中僧玄峯建,國朝景泰四年太監黎義重修。〔張紞詩〕:行過松溪與世分,華亭樓閣映靑雲。何當海闊天高處,長倚禪林作隱君。
  • 文殊寺。在府城北五里。五代時僧贇陀見文殊,現其地建寺。
  • 湧泉寺。在文殊寺北商山之麓。
  • 圓照寺。在玉案山腹。有大杉三株,絜之數圍。〔彭綱詩〕:塵中望葱蒨,欣然生賞心。聊於忙取暇,行到寒溪潯。還轉逢小橋,崖分見茂林。白雲擁蕭寺,正在山之岑。登登不辭倦,歷歷意所歆。好花散麗綺,流水送鳴琴。耽耽殿庭廣,窅窅巖扄陰。山僧迎到客,遊人愛閑禽。興盡下山來,樵歌有好音。〔沐昂詩〕:東風吹柳拂扄紗,一入祇園景最佳。惟愛日長山寺靜,小窗開遍杜鵑花。
  • 寶曇寺。在玉案山腹。
  • 寶印寺。在玉案山,永樂十三年僧慧峯建。
  • 寶珠寺。在玉案山,前有瀑布。
  • 雲居寺。在玉案山。
  • 妙高寺。在西山,制宏景幽,太監梅忠建。
  • 寶華寺。在西山普坪村。
  • 妙湛寺。在官渡。
  • 海源寺。在西山,元平章脫懽普化建,內有大悲閣,木刻千手觀音像,下有龍湫,凡遇雨暘愆期,祈禱累應。〔沐昂詩〕:覽勝遊蘭若,心淸俗處忘。經餘閑貝葉,僧定靜禪房。夕照明花塢,春波漾柳塘。徜徉應得趣,顯詠付詩章。
  • 龍華寺。在府城西梨園村,元平章政事答魯麻建,宣德間重修。
  • 偏覺寺。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