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9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1冊.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城南四里,歲春秋二祭,州縣皆有。

  • 文廟。在府南,歲春秋二祭,州縣學皆有。
  • 啓聖祠。在文廟後,州縣學皆有。
  • 文昌祠。在文廟西,歲春秋二祭。
  • 名宦祠。在文廟左,歲春秋二祭,州縣學皆有。〔李逸民記〕:有物固結乎斯民之心,使民自不能忘焉,此名宦之所爲祠也。詩曰:有裴君子,民之不可諼兮。民之所以不能諼者,由其有君子之德,又有斐然之文也。昔何武所至,無赫赫之名,然去而人思之,是果何道哉?蓋其至誠惻怛,根於中而施於有政,卽不暴著於民之耳目,久而與之相忘。方其在時,不知其爲德,及其去之之後,乃惕然覺而追思之矣。夫仁心者,君子之德也;仁政者,斐然之文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兼是二者,而後稱有斐君子矣。然則名宦豈易稱哉?在理舊有祠,在明淪堂之背,春秋有司致祭,然位置隘陋,遺文亦淪。嘉靖己未,內江高公鏞以御史左遷,尋補府貳,下車之日,求祠而拜焉。一見惻然,顧諸生曰:是尙可以爲典禮乎?乃謀於太守貴陽周公魯,改祠於夫子宫牆之側,與鄕賢並建。貌額旣明,宗承斯著,環橋門而來觀者,有指某公之主而拜焉,有望其主而舉手加額焉。然主皆近代守令,而前史所載有功茲土者,尙爾闕如。二公乃進郡之縉紳,考論沿革,而摭其動伐。在漢爲益州,得三人;在蜀漢爲建寧郡,爲雲南郡,得三人;在晉、隋爲寧州,得三人;在唐爲南寧州,得七人;在元爲大理路,得六人。國朝使臣有功德在人而可繹思者,不可無書,又得十一人,與守令師儒並爲主以祀焉。於是典禮軌則,燦然明備,千古音容,儼然若存。逸史李元陽曰:寓物於舍,隔宿已有遺忘。至誠惻怛之爲物,一入民心,歷千視而如在,震雷激電,怵心駭目,曾不一瞬,影響消沉。至誠惻怛之爲物,蒞乎其官,官雖去而此物不與之俱去。夫子曰:善人爲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言至誠惻,但無近利而有遠功也。夫名宦云者,其夫子所與之善人非耶?然則袝其祠於夫子之官牆,其誰曰不宜?鳴呼!愚於此而重有感矣。夫善人者,匪直民思其功,而天亦欲成熟其功矣。何以言之?在昔名臣張翕子繼父官忠定,重刺禍郡,遂能光邁先猷,緝煕舊葉,信史以爲美談。初,侍郎三峯高翁公韶守吾郡未期月,百姓感其德而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