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41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7冊.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皇明,改中慶爲雲南府,建學於城西。天順庚辰,太監梅忠見學官敝陋,以次興脩。經始於辛巳四月,明年六月吿成。萬歷元年,巡撫鄒應龍鑿泮池,邇六丈許,上券石橋。遷啟聖祠於文廟右,修敬一亭、聚奎樓。巡按御史郭庭梧建外坊垣。

經籍、雅樂、祭器。皆備。

學田。舊置田地四百八十三畝八分,坐落省城、尋甸、安寧等處,價一千七百五十六兩七錢四分,歲納穀二百五十九石三斗六升七合,米四十四石,麥一石五斗八升,共折銀一百九兩六錢二分。萬歷二年,巡撫鄒應龍置水田三十七畝,坐落板壩河,價一百一十兩,納米一十五石,折銀九兩。黔國公沐昌祚置田七十四畝五分,坐落官渡,價三百兩,納米三十七石三斗,折銀二十六兩六錢四分。里長朱希孟送巷道村田一段,納穀六石。糧俱除訖。

五華書院。在府學後,嘉靖三年建,萬歷二年巡撫鄒應龍重修。〔都御史王啓記畧〕:予嘗登高眺遠,滇之山水其最秀者莫如五華山,浮屠氏雖竊而官之,不能當其美。其西南一山,岡阜蜿蜒,林木暢茂,遙岑面之若拱而立,學海腹之若虛而受,蓋滇之秀氣至是而極焉,盛極必泄。子自人滇以來,每目擊心醉,一日與大巡漢陽傳君登此,徘徊瞻望,皆若符白鹿、衡嶽之勝槪者,曰:是豈不可以書院乎?乃謀諸鎭總二府、藩臬長貳、提學曁郡守等官而拓其地,建書院以當其形勢,置講堂齋舍令可肄習,區本錢廩餼俾可以繼,凡几席床櫃之物,門廚供張之類,莫不畢具。至是,選博士弟子將進而講習於其中,予喜諸生之朝夕相與刮摩,必將大有所成,以應昌期之用,又喜滇之名儒將自是輩出,而書院將與白鹿、衡嶽垂名不朽也,豈曰小補之哉!

文昌書院。在西門外文昌祠之左,隆慶間御史內江劉建。

社學。二十有七所,俱在府城內外。〔副都御史顧應祥滇陽社學記畧〕:今天子稽古立敎,詔天下郡邑皆建社學,惟滇遠在南服,有司以治兵事未有以應。乃嘉靖辛卯,予承乏巡撫,首詢所謂社學者,僉以未備對。予曰:不可緩也,盍圖之。明日,雲南府知府田邦傑進曰:惟是城南有尼寺一區,在令甲,宜毁,請毁以建社學。予曰:可哉。乃謀於總戎休公、巡撫侍御葉君弘偉及藩臬諸大夫,皆曰:可。乃命雲南右衛指揮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