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39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5冊.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崇正學,迪正道,革浮靡之習,振篤實之風,往欽哉!顧予寡昧,何克以勝,然夙夜恆惴惴焉,惟人材放失爲懼,其亦曷敢以不敬,因勸敎之無乎其所也。擇地於會城,得舊安普道而改作之,具可不可狀,白於巡撫中丞豫章李公、巡按侍御關西謝公、嶺南林公,皆曰:是爲知所務矣。鎭守劉公、元戎沐公,又協力相知。鳴呼!二三君子休休焉,方日以興學爲事,其道同,其志亦同也。遂斬木陰谷,伐石陽崖,食功傭力,人亦不知役,不逾年而成。鳴呼!先正有言:敎化,國家之急務也,而俗吏慢之。世固有掠民脂血,妄爲塔廟之奉,在名敎之地,則藐而弗之顧。噫!可勝嘆哉!雲南,古荒服之地,自漢始通中國,然未有若今日之盛者也。惟綱常之道,粲然明於世,而禮樂刑政,所以管束人心,維持世道之具,胥此焉出。賢才者,又國家之利器,資以爲斯世用,不可一日焉而無者也。古之論政者,必於學。鄭子產不毁鄕校,孔子仁之。夫爲治而不留意於學政,皆荀焉而已。務思有以振起乎斯人,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互千古如一日,與中華而並強,斯不亦大爲吾道之幸哉!且今之興,錢榖、刑名、戎馬,常職之外,又有專領其事,亦必居有其所面,况政治之所由出,容可闕乎?此提學分司之所以作也。鳴呼!後之蒞斯上者,其亦永鑒於茲,勿怠其政,勿隳其成,勿忘其始,以爲吾人恥,以貽國家之憂。子雖不敏,著於記如此云。

    • 金騰兵備道、滄瀾兵備道、臨安兵備道、曲靖兵備道。俱在司。
    • 分巡安普道。在司外之西。
    • 分巡臨元道。在司外之東。
    • 分巡金滄道、分巡洱海道。俱在司外之西。
  • 雲南都指揮使司。在布政司南,洪武十五年建。
    • 經歷司。在司內。
    • 斷事司。在司外之東南。
    • 操道、屯道。俱在司外之西。
  • 參將府。在都司西南。隆慶四年,巡撫右副都御史陳大賓、巡按御史劉經疏罷臨元守備指揮,改